[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机哥林柱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9964.2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4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贝斯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海区丹灶镇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机 哥林柱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机哥林柱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压铸机尾板内侧上设置的哥林柱的防护装置一般采用半月型和整圆型,在压铸机机台进行清洁时,很多时候是通过气枪吹走机台上的尘渣,现有的两种防护装置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半月型护罩防尘范围是哥林柱朝上部分,当用气枪吹尘渣时,飞溅起来后直接贴在哥林柱未有保护的下半部分的润滑油上,当调模时直接进入了螺纹部分,出现损坏螺纹和调模不动现象。有些机型用整圆型护罩,但整体型结构在装配时要先装入护罩后才能装哥林柱,装配极不方便,后续检查和维修时拆装也极为不便,降低效率,提升安装及检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哥林柱的防护装置不能充分保护以及在装配,检修方面存在不足而提供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压铸机哥林柱的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铸机哥林柱的防护装置,所述哥林柱转动穿设在压铸机的尾板上,所述尾板内侧在哥林柱上罩设环状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由半月形的上罩体和下罩体组成。
较佳的,所述上罩体和下罩体的中部设置翻折边,翻折边上设置对接孔。
较佳的,所述上罩体或/和下罩体与尾板连接边设置弯折边,弯折边设置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铸机哥林柱的防护装置,所述哥林柱转动穿设在压铸机的尾板上,所述尾板内侧在哥林柱上罩设环状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由半月形的上罩体和下罩体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环状保护罩能有效的防止在清洁时,尘渣不会贴附在哥林柱与尾板的连接处,避免尘渣调模时直接进入了螺纹部分、出现损坏螺纹和调模不动现象发生;装配时先装哥林柱,在两半月形上罩体和下罩体扣在哥林柱上形成完整的环状保护罩与尾板进行连接装配,装配极为方便,后续检查和维修时拆装极为不便,提高效率,降低安装及检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铸机哥林柱的防护装置,哥林柱1转动穿设在压铸机的尾板2上,尾板2内侧在哥林柱1上罩设环状保护罩3,所述保护罩3由半月形的上罩体31和下罩体32组成。
为了实现上罩体31和下罩体32的连接,上罩体31和下罩体32的中部设置翻折边33,翻折边33上设置对接孔34,装配时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件将两者牢固有效的连接起来,安装拆卸简单快捷。
对环状保护罩3与尾板2的连接,可以采用上罩体31和下罩体32与尾板2连接边设置弯折边35,弯折边35设置连接孔36,通过连接孔36采用连接螺栓4或其他连接件与尾板2进行固定连接,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上罩体31或下罩体32其中任意一件与尾板2连接即可,本实施例通过上罩体31设置连接孔36实现与。
本实用新型的环状保护罩3能有效的防止在清洁时,尘渣不会贴附在哥林柱1与尾板2的连接处,避免尘渣调模时直接进入了螺纹部分、出现损坏螺纹和调模不动现象发生;装配时先装哥林柱1,在两半月形上罩体31和下罩体32扣在哥林柱1上形成完整的环状保护罩3与尾板2进行连接装配,装配极为方便,后续检查和维修时拆装极为不便,提高效率,降低安装及检修成本。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贝斯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贝斯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9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换模的压铸机哥林柱机构
- 下一篇:一种压铸机压射油缸的铸件前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