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可调去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8541.9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美发;肖萌萌;邱彪;陈磊磊;陈邕;肖威;张奎奎;莫保锋;胡汝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5/40 | 分类号: | B23Q5/40;B23Q5/5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可调 去端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主要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去除棒材、型材等毛坯材料两端的自适应可调去端机。
(二)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中使用的去除材料两端的机械装置绝大多数都需要调整刀具的位置来适应原材料的长度或者刀具不作进给运动只作旋转运动分两次切削材料的两端,这样不仅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提高了加工成本,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所以,根据实际生产要求,需要一种不需要做任何调整即可以去除任意长度和形状毛坯的两端且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机械装置,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一次完成切割工作且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场合的自适应可调去端机。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自适应可调去端机,包括工件进给装置和刀具切断装置,所不同的是所述工件进给装置包括丝杠螺母传动副,所述丝杠螺母传动副的丝杠横向设置并由两端轴承定位,丝杠螺母传动副的螺母设于螺母座内,工作台固装于螺母座上;所述刀具切断装置包括于丝杠两侧相对设置的垂直齿形锯片,所述各齿形锯片设于对应的花键轴套的轴端,所述各花键轴套滑动配合于对应设置的纵向花键轴上,对应于各花键轴套设置水平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于丝杠两侧形成八字形状,所述各调节杆通过纵向滑动机构设于其下方的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调节杆的电磁铁,调节杆杆头顶端的拨叉夹持在花键轴套的回转槽内,杆头内端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电磁铁。
上述结构中,毛坯工件纵向夹紧于工作台上,毛坯工件两端抵于两侧的调节杆上,工作台的进给移动,可使毛坯工件两端推开两侧调节杆,使其在底座导轨上作纵向分离移动,切断刀具与调节杆同步移动,当毛坯工件触碰调节杆内端的传感器时,则传感器接受信息后将信号反馈给电磁铁通电,将调节杆吸住固定切削位置,工作台继续移动,切断刀具将毛坯工件两端切断。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刀具回位装置,所述刀具回位装置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压装于花键轴与花键轴套之间。切断完毕工作台回位,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和切断刀具(连同调节杆)自动复位。
所述切断刀具的旋转动力来自于花键轴,所述花键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旋转轴,或花键轴本身为旋转轴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可调去端机可以在不需人为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让八字形状的调节杆去适应毛坯材料的长度,实现一次性切削材料的两端,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标识:1、轴承;2、丝杆;3、工作台;4、调节杆;5、底座;6、花键轴;7、花键轴套;8、拨叉;9、齿形锯片;10、传感器。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可调去端机包括工件进给装置、刀具切断装置和刀具回位装置。
所述工件进给装置包括工作台3、相互旋合的丝杆2和螺母,所述丝杆2横向水平设置,丝杆2的两端由轴承1支撑,所述螺母设于螺母座内,所述工作台3安装于螺母座上;所述丝杆2的一端连接传动机构,丝杆2的运转带动工作台3移动,设定工作台3自左向右移动为进给方向,反方向则为工作台3回位方向,如图1所示。
所述刀具切断装置包括调节杆4、滑动配合的花键轴6和花键轴套7以及齿形锯片9。所述调节杆4水平设置,自杆体的右端杆头向左端外侧斜置,于调节杆4下方设置底座5,调节杆4通过纵向滑动机构安装于底座5上,底座5上还设有吸附调节杆4的电磁铁;所述花键轴6和花键轴套7设于调节杆4的杆头顶部外侧,花键轴6纵向水平设置(花键轴6通过联轴器连接旋转轴,或花键轴6本身为旋转轴的一部分),花键轴6与花键轴套7之间压装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弹力(纵向向着丝杆2)作用于花键轴套7上,花键轴套7上的回转槽被拨叉8夹持,所述拨叉8安装于调节杆4的杆头顶部,所述齿形锯片9安装于花键轴套7端面,杆头内端设置传感器10,所述传感器10通过线路连接电磁铁,如图1所示。
所述刀具切断装置分别对称设于丝杆2两侧,两侧调节杆4形成形成八字形状,两侧齿形锯片9平行于丝杆2垂直相对,两侧传感器10相对,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
1、将毛坯材料(长度方向为纵向)夹紧于工作台3上并置于调节杆4之间,毛坯材料随工作台3一起向右作进给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8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