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乙烯虹吸式雨水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8352.1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1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林财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宁卫通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林财瑾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106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虹吸 雨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的雨水斗,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虹吸式雨水斗。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大面积建筑屋面、复杂结构屋面不断增加,原来的传统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建筑设计要求。大面积建筑屋面、复杂结构屋面使用传统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要达到建筑规范要求的雨水排水量,主要遇见的难题如下:雨水斗数量过多,雨水系统排量太小,雨水系统横管安装坡度严重影响天花板装饰、雨水立管数量过多等问题,当在屋面上安装多组雨水斗时,屋面下势必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管网,占据屋面以下大量的有效空间,造成设计上的不合理,而且工程造价也相应大幅度增加。
为此,人们设计了虹吸式的雨水斗,该雨水斗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但现有的虹吸式的雨水斗还存在着虹吸效果不好,噪音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虹吸式雨水斗,本实用新型在雨水过多的时候也不会在内部形成旋窝,使排水管内无空气进入,便于虹吸的形成,不仅减少了虹吸噪音,也增强了排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聚乙烯虹吸式雨水斗,包括整流罩、斗座和排水尾管,所述斗座为漏斗形盘体,所述漏斗形盘体的中心出水口下侧设置有排水尾管,其中:所述整流罩包括圆帽形顶板、格栅裙部、下凸缘环和内筒,所述圆帽形顶板上表面中心处同轴设置有凸台,所述圆帽形顶板上表面周部设置有径向导流筋条和扇形排水口,所述内筒设置在圆帽形顶板下表面中部,所述格栅裙部设置在圆帽形顶板下表面周部,所述下凸缘环设置在格栅裙部的下部,所述下凸缘环与斗座上凸缘环配合,且所述上、下凸缘环上间隔设置有连接通孔。
进一步,所述漏斗形盘体内设置有径向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计了格栅裙部、内筒和径向导流板等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虹吸式雨水斗在雨水过多的时候也不会在内部形成旋窝,使排水管内无空气进入,便于虹吸的形成,不仅减少了虹吸噪音,也增强了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聚乙烯虹吸式雨水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聚乙烯虹吸式雨水斗的断面图。
标号说明:1-整流罩 2-斗座 3-排水尾管 4-圆帽形顶板 5-格栅裙部 6-下凸缘环 7-内筒 8-凸台 9-径向导流筋条 10-扇形排水口 11-连接通孔 12-径向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例1和图2,一种聚乙烯虹吸式雨水斗,包括整流罩1、斗座2和排水尾管3,所述斗座2为漏斗形盘体,所述漏斗形盘体的中心出水口下侧设置有排水尾管3,其中:所述整流罩1包括圆帽形顶板4、格栅裙部5、下凸缘环6和内筒7,所述圆帽形顶板上表面中心处同轴设置有凸台8,所述圆帽形顶板4上表面周部设置有径向导流筋条9和扇形排水口10,所述内筒7设置在圆帽形顶板下表面中部,所述格栅裙部5设置在圆帽形顶板下表面周部,所述下凸缘环6设置在格栅裙部的下部,所述下凸缘环与斗座上凸缘环配合,且所述上、下凸缘环上间隔设置有连接通孔11。所述漏斗形盘体内设置有径向导流板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宁卫通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林财瑾,未经福建福宁卫通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林财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8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空气净化器的排风扇
- 下一篇:离心通风机壳体的导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