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标准导轨安装式单模块电涌保护器雷电计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8074.X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殷建军;喻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普天中普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7 | 分类号: | G01R19/17;H02H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准 导轨 安装 模块 保护 雷电 计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雷电计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适用于各种电涌保护器或避雷针等雷电防护装置的单模块雷电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涌保护器的计数功能是该行业的弱点,雷电灾害一直是我国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同其它自然灾害一样,人类不可能去改变它的产生,只能通过防御措施来降低它对人类及设备的损害,于是滋生了防雷产品和防雷工程等相关产业。现在的电涌保护器大多是通过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瞬态抑制二极管等来对雷电流进行泄放,各大公司也对通流量、残压等技术参数的优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现在的电涌保护器都是以大通流、低残压为目标来进行设计的。
由于雷电流的波形是不定的,无论是感应雷波形还是直击雷波形,都只是一个理论值,加上各种防雷元器件在现场使用中不断老化,事故发生以后,雷电次数可以作为事故责任的依据。现在通信、电源、军工、新能源等行业的工程安装中,都广泛使用的是1P标准宽度的导轨式安装模块。此种结构可以方便安装,也可以和厂家的模块任意组合,在雷电计数产品方面,很多厂家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但大多数厂家都不是按标准模块宽度1P(18mm)进行设计的,这样的话可以就要浪费很大的安装空间,使其原有结构不能满足其安装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标准导轨安装模式的单模块电涌保护器雷电计数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标准导轨安装式单模块电涌保护器雷电计数装置,包括外壳、内部组件、变压电路、计数传感器和数码管;采用电源和电池双重供电;所述外壳结构为标准单模块结构,所述外壳的宽度为标准模块宽度的整数倍,所述外壳背部设有35mm标准导槽;所述内部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计数传感器可以将雷电流及过电压的脉冲波形转化为所述计数电路能够识别的脉冲信号;所述数码管用于显示发生雷击的次数。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的宽度为1P标准数值(即18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部组件包括计数电路、显示电路、接线端子、PCB板、整流电路、清零电路;所述PCB板上包含有清零电路、计数电路、整流电路、显示电路、清零电路和接线端子;所述整流电路给所述内部组件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电压;所述接线端子是用于实现计数传感器和变压电路与内部组件对接的接口;所述计数电路能够根据所述计数传感器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并通过所述显示电路上的数码管进行显示;所述清零电路能够将所述计数电路的计数进行一次性的清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计数传感器为一个计数触发条件为雷电流大于等于3KA的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能有效抑制雷电计数装置在重要场所乱计数的现象,保证雷电计数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计数传感器为外挂计数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数码管为两位断码管,最大计数次数为99次。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数码管下方设置有一个清零按钮。
本实用新型为标准导轨安装方式,采用1P安装宽度,便于安装和维护作业,节约了大量的安装空间,满足产品的标准化设计要求,增加了产品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中:1.外壳,2. 数码管,3.清零按钮,4.标准导槽,5.计数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普天中普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普天中普防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80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