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浓纸浆臭氧漂白的翻转混合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7792.5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肖仙英;刘明友;李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C9/153 | 分类号: | D21C9/15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浆 臭氧 漂白 翻转 混合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浓纸浆臭氧漂白的翻转混合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纸浆能翻转混合、气体在纸浆内部能与纸浆充分接触,提高臭氧气体均匀有效漂白效果的高浓纸浆臭氧漂白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全无氯(TCF)漂白的兴起,氧气、过氧化氢和臭氧等含氧漂剂的应用研究得以不断深入,氧漂、过氧化氢漂白已在实际工厂运行中得到成熟应用,目前全球已有二十多家浆厂使用含有臭氧漂段的漂白系统,而国内仍未建立第一套臭氧漂白系统运行,对臭氧漂白的工艺技术实验室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用作纸浆的漂白剂能有效脱除木素,提高纸浆白度,漂白效率高并可以彻底消除有机氯化物的污染,利用臭氧进行漂白的前景十分广阔。
传统的搅拌一般是采用搅拌桨混合,适合于中低浓浆料混合,而有利于臭氧快速反应采用的是高浓浆料,搅拌桨混合容易造成浆料上下不均匀性的弊端。而另一种方式是采用臭氧气体从装置底部进、上部出,使得臭氧通过纸浆内部与其静态接触,这种装置容易形成气流直接从较松散的浆料里“贯穿”而出,不能保证纸浆与臭氧均匀、充分地接触反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保证纸浆均匀滚动混合,使纸浆与臭氧接触均匀,反应充分,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易、加工简单、能耗低、操作方便并易于清洗维护,且能够实现漂白实验所需的均匀混合和有效吸收的间歇式高浓纸浆臭氧漂白实验装置,对臭氧在实际应用中的化学、设备、程序以及工艺流程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浓纸浆臭氧漂白的翻转混合实验装置,包括电机,还包括球型反应室,所述反应室左右对称地水平延伸设置有2个中空的圆筒状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左支撑圆盘、右支撑圆盘,所述伸出部内壁靠近口缘处设置有进气端活塞及出气端活塞,所述进气端活塞及出气端活塞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伸入反应室内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左支撑圆盘下方设置有支拖左支撑圆盘旋转的主动轮及第一从动轮,所述右支撑圆盘下方设置有支拖右支撑圆盘旋转的第二从动轮及第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第三从动轮之间连接设置有主动转轴,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从动转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条连接主动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室由无机玻璃材质制成,进气管和排气管以及进气端活塞及出气端活塞均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端活塞及出气端活塞与进气管及出气管的接触面之间分别设置有确保转动密封性的O形橡胶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管在伸入反应室内的一端为弯折形。保证出气口可以埋在浆料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进气管置入浆料,可以使反应气体有效渗入浆料内部,渗出的气体与外层的浆料继续反应。反应室的转动带动浆料的匀速翻动,使得浆料混合均匀,保证臭氧和浆料接触反应均匀。由于反应室的转动混合浆料,避免了采用搅拌桨带动混合产生浆料上下不均匀性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与元件的对应关系如下:1-电机;2-链条;3-主动轮;4-主动转轴;5-排气管;6-排气端活塞;7-左支撑圆盘;8-第一从动轮;9-从动转轴;10反应室;11-第二从动轮;12-右支撑圆盘;13-充气端活塞;14-进气管;15-伸出部;16-第三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浓纸浆臭氧漂白的翻转混合实验装置,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型反应室10,所述反应室10左右对称地水平延伸设置有2个中空的圆筒状伸出部15,所述伸出部15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左支撑圆盘7、右支撑圆盘12,所述伸出部15内壁靠近口缘处设置有进气端活塞13及出气端活塞6,所述进气端活塞13及出气端活塞6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伸入反应室10内的进气管14和排气管5,所述左支撑圆盘7下方设置有支拖左支撑圆盘7旋转的主动轮3及第一从动轮8,所述右支撑圆盘12下方设置有支拖右支撑圆盘12旋转的第二从动轮11及第三从动轮16,所述主动轮3与第三从动轮16之间连接设置有主动转轴4,所述第一从动轮8与第二从动轮11之间设置有从动转轴9,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链条2连接主动转轴4。
所述的反应室10由无机玻璃材质制成,进气管14和排气管5以及进气端活塞13及出气端活塞6均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7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