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称平衡型活塞-隔膜式联合压缩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7711.1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彦 |
主分类号: | F04B41/06 | 分类号: | F04B4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41400 四川省资阳市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平衡 活塞 隔膜 联合 压缩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对称平衡型活塞-隔膜式联合压缩机组。
背景技术
在压缩机行业,当需要将气体压缩到高压,并且气体纯度要求较高,或不允许气体与润滑油接触时,一般采用下列方案之一:
方案一:采用有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气体压缩后再经除油分离器处理。
方案二:采用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高压级带平衡段,泄漏气体重新压缩至高压。
方案三:采用迷宫式压缩机。
方案四:采用隔膜式压缩机。
方案五:采用多台压缩机串联,先用独立的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压缩到中等压力,再采用一台或多台独立的隔膜式压缩机压缩到高压。
现有方案缺点如下:
一:有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除油分离器短期使用效果良好,长期使用效果很差,滤芯更换频繁,降低了压缩机的开机率。
二: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高压级带平衡段,活塞环寿命短,气体泄漏量大,导致压缩机效率偏低,电耗高。
三:迷宫式压缩机制造及维护成本较高,且压缩效率较低,并且排气压力一般低于两百公斤,不能满足更高的排气压力要求。
四:隔膜式压缩机只适合小气量,并且一般都取较大的压力比,导致压缩效率比活塞式压缩机低,电耗高。
五:采用独立的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与独立的隔膜式压缩机串联的方案,采购成本高,压缩机占地面积大,运行维护均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综合了活塞式压缩机适合大气量、中低压无油润滑、压缩效率高和隔膜式压缩机适合高压、无油等优点的对称平衡型活塞-隔膜式联合压缩机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对称平衡型活塞-隔膜式联合压缩机组,包括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部分、隔膜式压缩机部分、主电机以及对称平衡型曲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机通过对称平衡型曲柄连杆机构与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部分和隔膜式压缩机部分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称平衡型活塞-隔膜式联合压缩机组,其所述主电机通过对称平衡型曲柄连杆机构同时驱动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部分和隔膜式压缩机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称平衡型活塞-隔膜式联合压缩机组,其所述主电机设置在两个对称平衡型曲柄连杆机构之间,机组布置成HM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称平衡型活塞-隔膜式联合压缩机组,其在所述主电机一侧设置有一个对称平衡型曲柄连杆机构,所述对称平衡型曲柄连杆机构与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部分连接,在所述主电机另一侧设置有一个对置式曲柄连杆机构,所述对置式曲柄连杆机构与隔膜式压缩机部分连接,机组布置成HM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称平衡型活塞-隔膜式联合压缩机组,其所述对称平衡型曲柄连杆机构设置在主电机的同一侧,机组布置成M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称平衡型活塞-隔膜式联合压缩机组,其所述对称平衡型曲柄连杆机构为一个,所述对称平衡型曲柄连杆机构的一列与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部分连接,另一列与隔膜式压缩机部分连接。
本实用新型先采用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部分将气体压缩至中等压力,再采用隔膜式压缩机部分将气体压缩至最终排气压力,整个压缩过程中,气体不与润滑油接触,适用于排气压力高,气体纯度要求高,或不允许气体与润滑油接触的压缩工况,尤其适合于氢气装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气体中低压阶段的压缩采用无油润滑对称平衡型活塞式压缩机,可以满足大气量要求的无油润滑压缩工况。
2、气体中低压阶段的压缩采用无油润滑对称平衡型活塞式压缩机,目前中等压力以下的活塞式压缩机无油润滑技术很成熟,活塞和填料使用寿命均非常理想。
3、气体中等以上压力到最终排气压力阶段的压缩才采用隔膜式压缩机,减小了隔膜式压缩机入口处的体积流量,避免了直接采用隔膜式压缩机,膜头必须做得很大,成本很高的缺陷。
4、气体中等以上压力到最终排气压力阶段的压缩采用隔膜式压缩机,避免了完全采用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带来的采用高压平衡段的问题,高压平衡段会导致活塞环寿命短,气体泄漏量大,导致压缩机效率偏低,电耗高。
5、气体中等以上压力到最终排气压力阶段的压缩采用隔膜式压缩机,被压缩气体不与润滑油接触,严格保证了气体纯度。
6、气体中等以上压力到最终排气压力阶段的压缩才采用隔膜式压缩机,避免了直接采用隔膜式压缩机,压缩级数少,压力比往往很大,造成气体压缩过程偏离等温压缩过程太远,压缩机效率过低,电耗高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彦,未经陈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7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