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操作平台及其支撑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37608.7 | 申请日: | 2013-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5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朱邵辉;宫健;胡宜婷;黄建川;吕黄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3/20 | 分类号: | E04G3/20;E04G5/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陈健 |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平台 及其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操作平台及其支撑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及人口的快速增长,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规模日益扩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而混凝土结构使用高度是有限的,所以现有很多建筑物都是钢结构建造的。
针对剪力墙这种平面尺寸大、外形不规整的钢构件,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搭建脚手架平台来进行施工。然而,现有的脚手架平台存在搭建费时费力、不能重复利用等不足,影响施工的进度,并导致成本的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操作平台及其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操作平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和形成在所述支撑架本体上的配合件;所述支撑架本体为三角形支架,包括第一梁、第二梁和第三梁,所述第一梁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梁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梁上,所述第三梁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之间,且所述第三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的端部连接;所述配合件形成在所述第一梁上,其包括从所述第一梁端部向下弯折形成的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梁与所述第二梁之间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采用槽钢通过焊接方式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操作平台,其包括上述支撑架,以及可设置在剪力 墙上的连接件;所述支撑架的配合件能够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扣板;所述卡扣板包括设置在所述剪力墙上的两个间隔的基部,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基部之间并将所述两个基部连接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剪力墙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支撑架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剪力墙上。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还包括铺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还包括垂直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悬挑端头上的防护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操作平台及其支撑架通过配合件和连接件之间的可拆卸配合,可快速、方便地将支撑架安装在剪力墙上,实现了现场操作平台的快速搭设,赢得了施工的主动性,不仅可以重复利用材料,还可以节省施工措施费,并为现场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操作平台及其支撑架可按照标准模式进行制作和搭设,实现标准化管理。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操作平台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操作平台的支撑架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操作平台的连接件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操作平台100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操作平台100包括支撑架110、连接件120、底板130和防护栏150。其中,支撑架110与连接件120相互配合,从而将操作平台100安装在剪力墙200等结构之上;底板130和防护栏150可铺设在支撑架110上。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架110可采用10a槽钢(材质为Q235B)通过焊接等方式制成。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架110包括支撑架本体112和形成在支撑架本体112上的配合件113。
支撑架本体112可以为三角形支架,包括第一梁1121、第二梁1123和第三梁1124。当支撑架110处于图1所示的位置时,第一梁1121大致水平设置;第二梁1123大致垂直地设置在第一梁1121的一端;第三梁1124倾斜地设置在第一梁1121和第二梁1123之间,且第三梁1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梁1121和第二梁1123的端部连接,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形。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梁1124与第二梁1123之间的夹角大致为45度。此外,支撑架本体112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7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种链条
- 下一篇:市电互补型光伏发电实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