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靠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37382.0 | 申请日: | 2013-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崔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彤 |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中国香港红***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靠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靠垫。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上的靠背椅包括驾驶员坐椅和乘客坐椅,这些座椅均无靠垫。坐车或开车时间长,乘客或驾驶员感到很累,这是因为人体第三脊椎骨是处于悬空状,仅是靠人体后背与臀部支撑着的缘故。
针对上述问题,人们设计了各类的靠垫。但是,这些靠垫在车辆中占用的空间较大,而且随之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失去弹性,不能达到支撑的作用。于是,充气靠垫应运而生。例如,专利号为91213291.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提出一种设在靠背椅上的充气垫,使用时将背椅上的充气垫充气膨胀,它可给人以一种可靠、方便、舒适感。
但是,现有的充气靠垫,其结构和形状过于单板,没有根据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进行设计,只能支撑驾乘人员的腰部,其舒适性和支撑力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气靠垫,该充气靠垫能全面支撑使用者的后背及腰部,且具有穴位按摩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充气靠垫,包括中空的靠垫体,位于所述靠垫体的一角并通过气管连接的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气管之间设置有阀门,所述靠垫体与使用者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吸盘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靠垫体的截面是葫芦形。所述靠垫体的截面是“8”字形。所述靠垫体是软塑料中空体。所述靠垫体是橡胶中空体。所述吸盘体是7个。
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吸盘体沿着使用者的脊椎对称分布。所述吸盘体上设置有磁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葫芦形或者“8”字形的横截面形状,能更好的全面支撑使用者的后背及腰部;由于在与使用者接触的一面对称布置了吸盘体,能够有效对背部主要穴位进行按摩,有效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靠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充气靠垫,包括:中空可充气的靠垫体1,位于该靠垫体1的一角并通过气管2连接的气囊3,该气囊3与气管2之间设置有阀门4。
靠垫体1的截面形状是葫芦形或者“8”字形,其采用透明或者不透明的软塑料或橡胶一体成型,或者由两片形状相同的面材缝制、压合或者粘合在一起。当然,靠垫体1也可以采用其他与人体脊背依靠相适应的形状。
在靠垫体1与使用者接触的一面设置有7个吸盘体5,该7个吸盘体5沿着使用者的脊椎两侧对称分布,依次排列为2个、1个、2个、2个。吸盘体5上还可以设置磁石,已达到磁疗的效果。
使用时将阀门4顺时针拧紧,用手反复挤压气囊3使靠垫体1充气,充气后的靠垫体1恰好位于驾驶员或乘客的人体脊椎骨处,达到支撑的作用,平时不使用时,用手将将阀门4逆时针拧松,慢慢放气恢复原状态。
本充气靠垫可以在包装时装入坐椅罩内,使用时通过充气,充气成靠垫,达到消除驾驶员和乘客在驾乘中的疲劳。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彤,未经崔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7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走丝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弹簧钢带自动削边及补偿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