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防爆工业电话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6272.2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谭克新;李玉春;栾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实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113000 辽宁省抚顺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防爆 工业 电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通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防爆工业电话。
【背景技术】
爆炸是物质经过物理或者化学变化从一种状态急剧变成另一种状态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如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如酒精,汽油等)和固体(如粉尘,纤维粉尘等)。2、氧气,空气。3、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当爆炸性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点燃源,将发生爆炸。在易燃易爆场所(如矿区,在有甲烷、煤尘爆炸性混合物但无足以破坏金属及绝缘的腐蚀性气体和蒸汽的环境中),能成为点燃源的产品一般需要防爆处理,不然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产生巨大的威胁,而普通手持电话机属于电气设备,要想在这些易燃易爆场所中使用,必须先做防爆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的新型防爆工业电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PCB板,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壳体由前壳和后壳组成,所述前壳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后壳上,所述前壳与后壳连接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以使所述前壳与后壳之间形成密闭的防爆腔体,所述PCB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防爆腔体内,PCB板上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前壳上对应显示屏位置处设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设置有一用于保护显示屏的透明镜片,所述透明镜片与前壳之间是密封连接的。
上述结构中,所述后壳上设置有一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容纳腔上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有一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与后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紧固螺钉穿过电池盖及所述固定孔固定在后盖上,以使电池容纳腔形成密闭的腔体。
上述结构中,所述透明镜片内侧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一镜片背胶,透明镜片通过所述镜片背胶固定在前壳的观测口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显示屏为LCD屏,其固定于PCB板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PCB板的正面下部通过按键背胶安装有按键,所述前壳对应于所述按键的位置处设置有按键孔,所述按键的一部分由按键孔凸伸。
上述结构中,所述前壳上方设有听筒孔,前壳内侧对应所述听筒孔位置上设置有听筒防水膜;所述后壳上方设有喇叭孔,所述后壳内侧对应该喇叭孔的位置上设有喇叭防水膜。
上述结构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气体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与PCB板电性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USB通孔,该USB通孔上覆盖设置有与其相配的软胶封盖,所述软胶封盖的一端通过螺钉可旋转的固定在壳体的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全密封式多重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好,有效的防止可燃气体进入到手机壳体的隔爆腔体内,避免了隔爆腔体内的电路所产生的火花而导致起火或爆炸,使用安全;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气体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与PCB板电性连接,以实时的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所在环境的温度,用以确认所处环境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爆工业电话,它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PCB板3,所述壳体由前壳1和后壳2组成,通过紧固螺丝19和紧固螺母20配合将所述前壳1和后壳2固定一起,所述前壳1与后壳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所述第一密封圈5设置于前壳1与后壳2连接的边缘位置处,并由前壳1与后壳2夹持固定,以使所述前壳1与后壳2之间形成密闭的防爆腔体,所述PCB板3固定安装于所述防爆腔体内。
所述后壳2上设置有一用于安装电池6的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容纳腔上通过紧固螺钉21固定安装有一电池盖7,所述电池盖7与后壳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所述第二密封圈8上设置有固定孔,安装电池盖7时,第二密封圈8上的固定孔与电池盖7的螺钉安装孔对应,所述紧固螺钉21穿过电池盖7的螺钉安装孔及第二密封圈8的固定孔后螺旋固定在后盖2上,以使电池容纳腔形成密闭的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实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实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6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地控制触摸开关
- 下一篇:新型低热直流电机驱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