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填开采地面投料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35994.6 | 申请日: | 2013-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博;陈静;吴凡军;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F15/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 地址: | 235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填 开采 地面 投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领域,尤其涉及的是充填开采地面投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充填开采地面投料系统包括有三条皮带机,投料系统的工艺流程为:首先铲车将晾晒好的矸石运到一号皮带机右端,由一号皮带机将矸石运到其左端的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经过破碎后的矸石落入指定地点,再由铲车将破碎后的矸石运到地坑处,然后通过给煤机经过设于地坑至筛分系统的二号皮带机运输到筛分系统,经过筛分系统的筛分后,大块的矸石通过筛前漏斗回到一号皮带机上重新进行破碎,而筛下物则落在投料矸石皮带机即三号皮带机上,从而进行矸石回填。此投料系统的工艺流程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流程过于单一,投料系统不能形成完整的循环,早班不生产的时候矸石也不能预先破碎晾晒,严重影响投料效率。而且此系统还需要2-3台铲车在不同的地点运送矸石,铲车磨损快且油耗大,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工艺流程能形成完成循环的充填开采地面投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充填开采地面投料系统,包括平行布置的一号皮带机和二号皮带机,所述一号皮带机左端连接破碎机,所述二号皮带机左端下方设有地坑,所述二号皮带机右端设有筛分系统,所述筛分系统包括筛前漏斗和筛下漏斗,所述筛前漏斗设于所述一号皮带机的右端上方,所述充填开采地面投料系统还包括三号皮带机,所述三号皮带机与二号皮带机垂直设置,所述三号皮带机后端置于所述筛下漏斗下方,所述三号皮带机前端设有投料口,所述破碎机下口和地坑上口之间设置有四号皮带机,所述三号皮带机后部分设有犁式卸料机,所述犁式卸料机下方设置有五号皮带机,所述五号皮带机与三号皮带机垂直布置,所述五号皮带机左端沿着皮带方向向下倾斜。
所述充填开采地面投料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五号皮带机平行设置的六号皮带机,所述五号皮带机左端和六号皮带机左端之间设置有烘干机,所述六号皮带机右端置于所述三号皮带机上方。
所述五号皮带机左端向下倾斜4°。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填开采地面投料系统,由于增加了皮带机来取代传统铲车,形成了整个投料系统工艺流程的完整循环,节约了工时,降低油耗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投料效率,保障了正常的井下充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5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接触互动展示系统的滤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