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RFID模块的行李车行包实时采集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5642.0 | 申请日: | 201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6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吕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安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rfid 模块 行李车 行包 实时 采集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李车行包实时采集终端,具体涉及一种集成RFID模块的行李车行包实时采集终端。
背景技术
在当前物流日趋发达的,现代物流的发展非常的速度,信息化、网络化、共享化、协同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而铁路行包运输因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方法因循守旧,缺乏现在物流的高要求。信息化程度不足已成为影响铁路行包托运的最大制约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条形码标签因其人工操作复杂,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差等技术缺点特点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同时RFID标签正慢慢占据主导地位。RFID标签已克服了条形码标签所无法避免的一些缺点。RFID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应用技术,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它即可支持只读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读写工作模式,且无需接触或瞄准;可自由工作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其所具备的独特优越性是其它识别技术无法企及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集成RFID模块的行李车行包实时管理信息采集终端,适合于行包管理部门对各种型号行李车的调度、管理和服务,同时通过终端内置的RFID模块对行李车行包当前挂载的行包类型进行数据采集,统计。其业务全面、技术先进、功能强大、性能稳定,可帮助实现规范管理、科学调度、提高行李车工作效率、减少使用成本、为行李车和托运客户提供服务、方便决策的管理目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集成RFID模块的行李车行包实时采集终端,包括外壳(1)、尾线(2)、存储与微处理模块(3)、实时时钟芯片(4)、RS232通信模块(5)、视频处理模块(6)、RFID模块(7)、GPS模块(8)、CDMA/GPRS模块(9),其特征在于:存储与微处理模块(3)通过数据线连连接尾线(2)、实时时钟芯片(4)、RS232通信模块(5)、视频处理模块(6)、RFID模块(7)、GPS模块(8)、CDMA/GPRS模块(9);尾线(2)、存储与微处理模块(3)、实时时钟芯片(4)、RS232通信模块(5)、视频处理模块(6)、RFID模块(7)、GPS模块(8)、CDMA/GPRS模块(9)设置在外壳(1)。
所述尾线包括摄像头串口I(10)、摄像头串口II(11)、GSM天线接口(12)、SR232通信串口(13)、手柄线束接口(14)、视频控制线接口(15)、12V电源接口(16)、GPS天线接口(17)。
所述CDMA/GPRS(9)模块使用一种通信方式。
所述RFID模块本身包括读取芯片和存储芯片两部分,读取芯片与存储芯片的通讯距离>10米。
所述RFID模块中的存储芯片具有全球唯一ID。
所述RFID模块中的存储芯片可连续工作>2年。
所述该终端可以安装在任何型号行李车行包上实现对行李包的信息采集功能。
所述RS232通信模块本身配有1路通信串口13可以与CDMA/GPRS模块9连接,实现数据的无线通信,采集到的行李车有关信息、行包RFID资料信息、视频信息等均可以通过此串口完成信息交流。
所述外壳体积为115*85*33mm。
本实用新型专利在工作中通过直流电源进行工作,通过RFID模块中的读取芯片读取附近安装RFID存储芯片的行包信息,并将读取到的相关信息传输至微处理模块作相应的数据处理,即可实时采集行李车的相关信息并显示在客户端上,同时,采集到的实时数据信息通过较大容量的存储模块存储下来,实时时钟芯片为采集到的行李车数据信息提供了精确的时间依据, RS232通信模块和CDMA/GPRS模块负责实现信息无线传输的交流,通过发送特定的指令信息来查询收割机的相关信息内容,需要时可以对实时时钟和行李车信息做相应的调整和修改,RS232端口结合分析软件的使用,可以方便的实现对行李车信息的查询、分析、管理、调度、服务和决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安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安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5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
- 下一篇:一种区分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绕组故障类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