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排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4696.5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倪良春;张立辉;徐凌飞;殷农民;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4 | 分类号: | F01N13/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排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系统,具体说涉及一种客车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排放法规的推进,客车的排放标准越来越高,无论是柴油机还是气体机,到了国Ⅳ排放标准,这样仅仅通过发动机的内部燃烧不能完全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有一部分排气污染物需要通过后处理器催化净化才能达标,所以后处理器的正常工作是整车排放达标的重要环节。而后处理器的催化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的温度范围才能正常工作,目前的排放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排气温度降低过快,到后处理器时往往低于后处理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不利于后处理器的催化工作,影响排放标准;2)排气管内的发动机排温较高,对周围的电路、气路等辐射热高,影响其使用可靠性;3)排气管安装材料隔热效果不佳、方式复杂,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隔热性能好,同时又能保证后处理器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依次相连的发动机、排气管、后处理器与排气尾管,所述的排气管上设有隔热装置。
所述的隔热装置为设置在排气管外管壁上的隔热层。
所述的隔热层为耐高温隔热层。
所述的隔热层套设在排气管上。
所述的隔热层上还设有使隔热层紧密贴附于排气管上的搭扣。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气管上设置隔热装置,该隔热装置既可以保护排气系统周围的电路及气路部件的使用安全,又可以使进入后处理器的排放气满足后处理器工作所需要的温度值,同时该隔热装置安装方便,隔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客车排气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发动机1、排气管2、后处理器3与排气尾管4,排气管2上设有隔热装置。
进一步的,隔热装置为设置在排气管2外壁上的隔热层5。
更进一步的,隔热层5为耐高温隔热层。隔热层5可以选用耐高温的材料,隔热效果好,保证了排气系统周围的电路部件6及气路部件7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隔热层5套设在排气管2上。
更进一步的,隔热层5上还设有使隔热层5紧密贴附于排气管2上的搭扣。换句话说就是隔热层5套设在排气管2上,再通过搭扣将两者固定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气管2上设置隔热层5,隔热层5可以避免排气管2产生的热量对周围的电路部件6及气路部件7发生影响,同时隔热层5又可以使排气管2的热量不过份散发,保证由排气管2进入后处理器3的热量处于后处理器3工作所需的正常温度范围内,也就是可以使得后处理器3中的催化器可以正常工作,再次降低排气中的污染物,满足发动机的排放标准;隔热层5安装简单方便,隔热效果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发电机外循环水冷却系统
- 下一篇:凸轮轴减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