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轴扭矩叠加的混合动力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34479.6 | 申请日: | 2013-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石添华;张汝辉;康燕语;胡伟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6/36 | 分类号: | B60K6/3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扭矩 叠加 混合 动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单轴扭矩叠加的混合动力结构。
背景技术
单轴扭矩叠加的混合动力结构,是目前混合动力客车领域应用广的结构,该结构简单、部件少,但该结构发动机与驱动电机直接相连,因该电机轴向尺寸长、质量要求高等,驱动电机轴存在疲劳损失甚至断轴的问题。如图1所示,发动机1’通过离合器2’直接将动力源传递给驱动电机3’的电机轴31’,再经过传动轴4’传递给车轮。相对驱动电机3’来说,属于直接传递。如图2所示,电机轴31’受三个轴承51’、52’、53’支撑,存在过定位。由于电机轴31’轴端311’的强度远大于花键处312’轴伸的强度,所以花键处312’轴伸将会出现弯曲变形现象,形成弯矩应力。且该应力的大小正比于轴端311’圆跳动,电机轴31’越长,跳动量越大。长期使用难免会造成花键轴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容易、电机轴受力状况好的单轴扭矩叠加的混合动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单轴扭矩叠加的混合动力结构,它包括发动机、离合器、连接机构、驱动电机;所述的发动机通过离合器、连接机构与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机壳、过渡轴承和过渡轴,过渡轴穿置在机壳内且过渡轴中部套置在过渡轴承内,过渡轴承安装在机壳中部的轴承座上,过渡轴的一端伸入离合器内且通过导向轴承定位,过渡轴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上电机轴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上电机轴的另一端外接传动轴;所述的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两个电机轴承可旋转的安装在电机壳体内。
所述的连接机构的过渡轴一端为带有键槽的轴孔;所述的驱动电机的电机轴插置在该轴孔内且通过花键径向定位。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一个连接机构,电机轴受两个轴承支撑,消除了原结构的过定位,可以把电机花键轴加粗,提高电机轴可承受的扭矩,且不需改变标准发动机离合器花键轴尺寸。故具有加工容易、电机轴受力状况好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传统混合动力客车驱动电机底盘布置图;
图2是习用传统混合动力客车驱动电机的电机轴所承受载荷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底盘布置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机的电机轴所承受载荷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单轴扭矩叠加的混合动力结构,它包括发动机1、离合器2、连接机构3、驱动电机4。
所述的发动机1通过离合器2、连接机构3与驱动电机4动力连接。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连接机构3包括机壳31、过渡轴承32和过渡轴33。所述的过渡轴33穿置在机壳31内且过渡轴33中部套置在过渡轴承32内,过渡轴承32安装在机壳31中部的轴承座上,过渡轴33的一端伸入离合器2内且通过导向轴承21定位,过渡轴33的另一端为带有键槽的轴孔331,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41的一端插置在该轴孔331内且通过花键411径向定位,驱动电机4上电机轴41的另一端外接传动轴5。
所述的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41通过两个电机轴承412、413(如图5所示)可旋转的安装在电机壳体42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1通过离合器2,将动力源传递给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再将动力源传递给驱动电机4,最后经过传动轴5传递给车轮。相对驱动电机4来说,属于间接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受力分析:
如图5参考图3所示,电机轴41受两个电机轴承412、413支撑,消除了原结构的过定位。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连接机构3过渡,可以把电机花键轴加粗,提高电机轴41可承受的扭矩,且不需改变标准发动机离合器花键轴尺寸,解决了驱动电机断轴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在离合器与驱动电机之间增设一连接机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0K 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辅助驱动装置;车辆用仪表或仪表板;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
B60K6-00 用于共用或通用动力装置的多个不同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例如具有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B60K6-08 . 包括燃机以及机械或流体能量储存装置的原动机
B60K6-20 . 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原动机,例如HEVs
B60K6-22 ..以专门适用于HEVs的设备、部件或装置为特征的
B60K6-42 ..以混合电动车辆的体系结构为特征的
B60K6-50 ..以传动单元的类型或布置为特征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