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前大灯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4348.8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昕;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W101/02;F21W101/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大灯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前大灯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前大灯也称机动车前照灯,是为机动车主要照明设备。由于灯壳内外温差大,出于防止灯壳内壁起雾的考虑,大灯灯壳一般是密闭的。大灯灯壳虽然留有小透气孔或透气阀平衡内外气压,但其散热效果极其有限。LED技术在汽车上大灯上的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密闭灯壳导致温度升高对LED造成的光衰及永久性破坏,并且,目前可以直接用于机动车前大灯(发热低、耐热好、光衰低)的大功率LED往往价格昂贵。
大灯的散热方式除了通过透气孔或透气阀被动散热,还有在灯外壳上设计散热片进行被动散热和热管导热至外置散热片以及针对散热片加装风冷散热设备实现主动散热。大灯灯壳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在散热设计中通过加大内外空气流动虽然提高了散热效率,但由于内外温差较大,空气中的水在灯壳上冷凝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影响大灯的照明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前大灯散热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散热效果差,对LED大灯造成光衰以及LED灯使用寿命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LED前大灯散热装置,所述LED前大灯散热装置包括复数LED灯、一无机超导热管以及一散热器,所述无机超导热管的一端为一长方体,且另一端为一圆柱体,所述无机超导热管的长方体的一端为热端,且圆柱体的一端为冷端,所述长方体与圆柱体内部相互连通,且一体成型;各所述LED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铝基板上,且各铝基板分别通过一导热硅胶层粘贴在所述无机超导热管的长方体一端的侧部四面以及顶面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述无机超导热管的圆柱体自由端与散热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设置的无机超导热管的导热效果优异,且该无机超导热管的一端为长方体,LED灯的铝基板通过导热硅胶层粘贴在长方体的5个面上,使得LED灯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给无机超导热管热端,有该热端再传递至冷端,最后由散热器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导热速度快,散热效果优良,同时性能稳定,最终能够提高LED灯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LED前大灯散热装置,所述LED前大灯散热装置包括复数LED灯1、一无机超导热管2以及一散热器(图未示),所述无机超导热管2的一端为一长方体21,且另一端为一圆柱体22,所述无机超导热管2的长方体21的一端为热端,且圆柱体22的一端为冷端,所述长方体21与圆柱体22内部相互连通,且一体成型;各所述LED灯1分别安装在对应的铝基板3上,且各铝基板3分别通过一导热硅胶层(图未示)粘贴在所述无机超导热管2的长方体21一端的侧部四面以及顶面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述无机超导热管2的圆柱体22的自由端与散热器相连。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ED灯1分别粘贴在无机超导热管2的长方体21一端的侧部四个面上,且各个面上仅粘贴一个LED灯1。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无机超导热管2的导热效果优异,且该无机超导热管2的一端为长方体21,LED灯1的铝基板3通过导热硅胶层粘贴在长方体21的5个面上,使得LED灯1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给无机超导热管2热端,有该热端再传递至冷端,最后由散热器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导热速度快,散热效果优良,同时性能稳定,最终能够提高LED灯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盛料装置的干燥沸腾机的取样机构
- 下一篇:预制混凝土涵洞组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