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34298.3 | 申请日: | 2013-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6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严瑞康;单军波;单谟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F16K31/04;F16K2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氧机的旋转阀。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结构的老龄化,家用保健制氧机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3L和5L机是市场的主导产品,相对来讲,体积比较大,功耗比较大,因此制氧机正面临向小型化、小流量、低噪音和高氧浓度方向发展。
切换阀是制氧机的重要气动元件,如公告号为CN2625678Y的专利所公开的“膜片式电磁阀”,采用先导阀组件实现主阀用气管路的切换,但是由于气动压力等要求,无法适应微小型制氧机中工作。现有的低压、小流量的工作环境一般采用直动式电磁阀,但此类阀的流通面积小,有节流现象,并且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制氧机的旋转阀,本旋转阀采用滑块旋转机构,利用低功耗同步伺服电机驱动,无需启动气压,能确保在零压或小流量状态工作,保证制氧系统正常运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旋转阀,包括阀体、盖合于阀体上的阀盖以及设置于阀盖上的电机,阀盖与阀体配合在内部形成有容置腔,阀体上设有主排气道、第一分气道和第二分气道,阀盖上设有与容置腔导通的主进气道;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可循环切换导通所述第一分气道和所述第二分气道的滑块旋转机构,所述滑块旋转机构包括卡设于容置腔底端的滑板及可转动设于滑板上的旋转块,滑板上开设有分别与主排气道、第一分气道、第二分气道导通的主排气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旋转块与电机连接,旋转块靠滑板的端面上凸设有封闭的凸垣,旋转块与滑板配合在凸垣内形成有与所述容置腔隔离的切换腔;电机驱动旋转块在滑板上旋转,当所述切换腔对应主排气通孔和第一通孔时,主排气道与第一分气道导通,第二分气道与主进气道导通;当所述切换腔对应主排气通孔和第二通孔时,主排气道与第二分气道导通,第一分气道与主进气道导通。
其中,所述滑板卡设于阀体与阀盖之间,滑板的上端面与阀盖的下端面通过O型圈密封连接,滑板的下端面与阀体的上端面通过O型圈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块通过转轴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转轴与旋转块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通过平面推力球轴承装设于阀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通过骨架油封与阀盖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油封的上端面与电机之间设有卡垫。
其中,所述主排气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呈直线排列,主排气通孔位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所述切换腔呈扇形,切换腔与主排气通孔的圆心轴向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电机驱动旋转块在滑板上旋转,当切换腔对应主排气通孔和第一通孔时,主排气道与第一分气道导通,第二分气道与主进气道导通;当切换腔对应主排气通孔和第二通孔时,主排气道与第二分气道导通,第一分气道与主进气道导通。与现有技术的直动式电磁阀相比,本旋转阀采用滑块旋转机构,利用低功耗同步伺服电机驱动,无需启动气压,能确保在零压或小流量状态工作,保证制氧系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排气通道与第一分气道导通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排气通道与第二分气道导通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7中包括有:
1、阀体;2、阀盖;3、电机;4、O型圈;5、滑板;6、旋转块;
7、弹簧;8、转轴;9、平面推力球轴承;10、O型圈;
11、骨架油封;12、卡垫;13、主排气道;14、主进气道;
15、第一分气道;16、第二分气道;17、凸垣;18、切换腔;
19、容置腔;20、主排气通孔;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石墨烯传感器的自校正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缓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