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频读卡器数据传输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683.6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8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仕福;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必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读卡器 数据 传输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读卡器数据传输线。
背景技术
高频读卡器是工作于高频HF频段的读卡器。一般工作于13.56M频段。在该频率的感应器不再需要线圈进行绕制,可以通过腐蚀活着印刷的方式制作天线。感应器一般通过负载调制的方式进行工作,也就是通过感应器上的负载电阻的接通和断开促使读写器天线上的电压发生变化,实现用远距离感应器对天线电压进行振幅调制。高频读卡器在读取数据过程中,由于其工作时频率的波长可以穿过大多数的材料,而导致读取距离和传输速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频读卡器数据传输线解决了高频读卡器的传输速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频读卡器数据传输线包括:通讯端口、电源端口和插座,所述通讯端口通过线材主体a与插座连接,所述电源端口通过线材主体b与插座连接;所述线材主体a和线材主体b主要由数据线组成。
优选地,所述数据线主要由缆芯组和包裹在缆芯组外表面的外被组成。
优选地,所述缆芯组的缆芯主要由导体和包裹在导体外表面的外被组成。
优选地,所述线材主体b外包裹有热缩套管。
优选地,所述通讯端口为USB通讯端口,其由胶壳和设置在胶壳内的母端子组成。
优选地,所述插座由PH-4P胶壳和设置在PH-4P胶壳内的PH-T母端子组成。
优选地,所述电源端口由大4P母胶壳和设置在大4P母胶壳内的大4P端子组成。
优选地,所述外被的材质为PVC。
优选地,所述缆芯组至少有四根缆芯。
优选地,所述线材主体a的直径设置在4.35mm-4.6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数据线将通讯端口和电源端口和插头连接在一起,分别满足不同功能的同时提高了高频读卡器的传送速率;线材主体a外表面包裹的热缩套管,保障了线材主体a和线材主体b之间的绝缘性;该数据传输线还具有结构简洁和紧凑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高频读卡器数据传输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数据线的断面的放大图;
图3为缆芯的断面的放大图。
其中,1、通讯端口;2、热缩套管;3、线材主体a;4、插座;5、线材主体b;6、数据线;61、外被;62、缆芯组;621、导体;7、电源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高频读卡器数据传输线包括通讯端口1、电源端口7和插座4,所述通讯端口1通过线材主体a3与插座4连接,所述电源端口7通过线材主体b5与插座4连接;所述线材主体a3和线材主体b5主要由数据线6组成;为了更好地优化传输速率,线材主体a3的直径设置在4.35mm-4.65mm之间。
其中,通讯端口1为USB通讯端口,其由胶壳和设置在胶壳内的母端子组成;插座4由PH-4P胶壳和设置在PH-4P胶壳内的PH-T母端子组成;所述电源端口7由大4P母胶壳和设置在大4P母胶壳内的大4P端子组成。
如图2和如图3所示,所述数据线6主要由缆芯组62和包裹在缆芯组62外表面的外被61组成;缆芯组62的缆芯主要由导体621和包裹在导体621外表面的外被61组成。所述线材主体b5外包裹有热缩套管2。
其中,外被61的材质为PVC;缆芯组62至少有四根缆芯。
虽然以上述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了详细的描述,但并非用上述实施例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给出的技术特征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技术特征所作的增加、以本领域一些同样内容的替换,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必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思必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