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变速箱的导油润滑装置及其汽车变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175.8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骆妤卿;陈丹;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82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变速箱 润滑 装置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传动装置润滑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汽车变速箱的导油润滑装置及其汽车变速箱。
背景技术
通常的汽车变速箱润滑系统都是在变速箱中存储一定量的润滑油液,然后通过齿轮副的高速旋转搅动,将飞溅的润滑油送到需要润滑的位置,达到润滑目的。首先,变速箱需要润滑的零部件齿轮轴承等数量多;其次,需要润滑的零部件转速较高,对于润滑要求高;再次,由于变速箱结构复杂,一些零部件由于结构限制,往往存在润滑死区。因而这种润滑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虽然采取一些特殊的复杂结构能够进行改善,但是润滑效果仍然不佳。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2052452,公开日2011-05-11,记载了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的润滑系统,润滑剂保持在由重力和润滑剂导向构件支持的回路中。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润滑区域分别设置一个带有滴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润滑剂沟槽,该滴孔通向布置在各润滑剂沟槽下方的润滑区域。盘形齿轮伸入下部的润滑剂集流体积中,并且润滑剂导向通道从所述盘形齿轮的外圆周延伸至上部的润滑剂集流体积中。但该技术没有对滴落的润滑油进行导向,受滴液表面张力的作用容易造成润滑位置偏置,润滑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汽车变速箱的导油润滑装置及其汽车变速箱,能够实现润滑油量和润滑位置的精确控制,保证了润滑质量,同时便于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的导油润滑装置,包括:集油部、导油部、分流部和用于引导润滑油于特定位置滴落的引流部,其中:集油部的一端设置于润滑油释放处,另一端与导油部相连通,引流部与分流部相对设置于导油部上。
所述的集油部为上部宽底部窄的槽结构,其底部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45°~120°的夹角。该结构在尽量增大集油面积的同时,能够有利于所积润滑油快速流出。
所述的导油部为底面倾斜设置的槽结构,其底面与水平面自与集油部相连通端起呈0.5°~1°下倾;
所述的导油部的两个侧壁自与集油部相连通端起呈1.5°~3°收拢。导油部的设置有利于润滑油流动的同时,确保前后流速及液面基本不变,便于实现对分流的精确控制。
所述的分流部为设置于导油部的侧面或末端上的开口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分流部的开口深度至导油部侧壁的中间位置,开口宽度范围为1.5mm~4mm。
所述的引流部位于所需润滑位置的正上方,其结构为倒锥形的凸起结构。其目的在于破坏油面张力,引导润滑油在特定位置滴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包括:导油润滑装置以及连接变速箱壳体和导油润滑装置的固定装置。
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分别位于集油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位于导油部中部的第三固定部,其中:第一固定部与变速箱的前壳体凸台配合,第二固定部与后壳体第一安装孔配合,第三固定部与后壳体第二安装孔。
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与变速箱的前壳体凸台为间隙搭接,第二固定部与后壳体第一安装孔为过盈配合,第三固定部与后壳体第二安装孔为间隙配合。固定装置与后壳体安装孔采用不同的配合方式,以便于定位安装,且利用前壳体凸台支撑集油部。
所述的导油部末端的分流部与变速箱壳体内壁上的导油结构相配合,使润滑油流入空心转动轴内腔,通过与内腔相连通的出油口,对转动轴轴承进行润滑。
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变速器中,能够充分收集通过主减速从动齿轮和倒档齿轮搅动飞溅的大量润滑油,输送到各个需要润滑的位置,具有可控制油量大小的分流部,可控制润滑位置的引流部,通过两者的一一对应,实现润滑的精确控制,同时能够为空心转动轴内腔提供足量润滑油。在此基础上对润滑装置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便于安装固定的同时,保证润滑数量,增强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导油润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油润滑装置在变速箱中固定安装示意图;
图4为变速箱总成示意图;
图5为导油润滑装置与后壳体导油部相配合,为转动轴内腔提供润滑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箱2/4档位换挡拨叉
- 下一篇:末级太阳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