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悬挂式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856.0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4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廖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信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试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管,特指一种可悬挂式试管。
背景技术
普通的试管如图1所示,呈直管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且封闭端呈球面或类似球面状。因此,普通的试管无法直接直立放置,也无法悬挂放置,只能借助试管架、管夹等设备放置,而且,底部容易受撞造成破裂,影响使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研发出一种可悬挂式试管,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悬挂式试管,其结构简单,可方便悬挂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悬挂式试管,可起立放置,并可避免底部受撞破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悬挂式试管,呈直管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直管的上段外壁形成凸台。
所述凸台到直管上端的距离等于整个试管高度的1/4。
所述直管的下端还向下延伸形成缓冲位。
所述缓冲位呈中空管状,且由上至下外径逐渐变小。
所述缓冲位的高度等于整个试管高度的1/7。
所述缓冲位的底部处于一个平面中,此平面垂直于直管的中轴线。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如普通试管一样放置,也可以借助凸台进行悬挂放置,还可以借助缓冲位对试管下端进行保护,以承受较大的冲击力,避免受撞破裂,更可以借助缓冲位的平面底部进行直立放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直管1,凸台2,缓冲位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可悬挂式试管,呈直管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一是:直管1的上段外壁形成凸台2,最佳设计是凸台2到直管1上端的距离d1等于整个试管高度D的1/4。本实用新型借助凸台2可以进行悬挂放置,也可以如普通试管一样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二是:直管1的下端还向下延伸形成缓冲位3,最佳设计是缓冲位3的高度d2等于整个试管高度D的1/7。而且,缓冲位3呈中空管状,由上至下外径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借助缓冲位3可以对试管下端进行保护,以承受较大的冲击力,避免受撞破裂。另外,此实施例将缓冲位3的底部设计呈处于一个平面中,此平面垂直于直管1的中轴线。本实用新型借助缓冲位3的平面底部可以进行直立放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信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信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除高炉积碳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储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