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817.0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1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平;方细玲;容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10 | 分类号: | B65D85/10;B65D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 |
地址: | 5102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涉及一种烟盒。
背景技术
烟盒,是指装烟的盒子,通常常用的是纸质的一次性烟盒,一般能装20根烟。随着形式的变化,现在市场上也很流行一种金属烟盒,这种烟盒规格不仅可以装20根烟,还可以是双倍或者附有放置打火机和火柴的位置,但为了防过度包装的要求,新国标规定使用金属烟盒的卷烟产品一律不予以生产及售卖。目前来说,金属烟盒一般是单独出售的,也就是说,使用者应先购买纸质烟盒包装的烟,然后将其纸质烟盒拆掉,再将香烟置放于金属烟盒内,这种金属烟盒在保护烟支不受外界作用而发生形变甚至损坏方面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金属烟盒本身体积和重量较大,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且金属烟盒不是在香烟卷接生产时候进行包装,不仅其包装阻隔性能及密封性能受到很大的质疑,且由于需要采用人工入盒,需要使用大量的劳力资源,若投入生产,生产效率必受到限制。因此,金属烟盒的使用范围还是极为有限的。
而通常使用的纸质烟盒一般具有固定的形状和尺寸大小,而且每个烟盒里面只能装一种品牌的香烟,不能将不同规格的香烟进行混装,不能满足一般消费者同时对不同颜色、香型、口味、规格等系列香烟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同时容置不同规格香烟的烟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烟盒,所述烟盒由若干容置香烟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均包括盒体和盖体,各单元通过盒体连接在一起。组成该烟盒的不同单元可以容置不同规格的香烟,消费者购买一包香烟即可得到不同香型、颜色或不同口味的烟支。
优选的,组成烟盒的单元数量为2个,所述每个单元的盒体长宽比例可根据研发的新品进行调整,一般优选为,盒体高86mm,宽32mm。或者,组成烟盒的单元数量为3个,所述每个单元的盒体高86mm,宽24mm。该设计不仅可以保持烟盒整体尺寸与现有烟盒相同,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为不同,还可以在一个烟盒中容置2或3种香型或口味的烟支。
为了烟盒整体结构的美观,也为了烟盒制造工艺的简化,组成烟盒的每个单元最好是大小相同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个单元的盒体和盖体连为一体。当然,所述每个单元的盒体和盖体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个体。
受思维定式的影响,长期以来,烟草制造商在制造烟盒时只注重烟盒表面图画的设计,而忽略了烟盒形状的设计,以至于市场上的烟盒形状基本相同,本实用新型改变长期以来烟盒的设计思想,创造性地将烟盒分割成不同单元,每个烟盒的不同单元可以容置不同香型或口味的香烟,给使用者带来了优惠和方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烟草业经济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正、背、左、右、顶和底是基于附图的方位,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烟盒,由两个相同单元连接组成,每个单元均包括盒体1、与盒体1连为一体的盖体2,两个单元通过盒体1连接在一起,所述盒体1为长方体状结构,盒体1的高度大于盒体1宽度,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烟盒盒体1的高度和宽度值并不局限于该种情形,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盒体1高度小于盒体1宽度的情形。盒体1具有一个开口,香烟通过开口置于盒体1中。所述盖体2也呈长方体状,盖体2也具有一个开口,与盒体1相互匹配。
从图1所述的立体图可以看出,组成烟盒的每个单元均包含五个面,分别为正面、背面、侧面、连接面和底面,同理,所述盖体也包括五个面,分别为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和顶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烟盒的每个单元的盒体1高86mm,宽3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