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板固化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627.9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7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袁芳;谢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1 | 分类号: | H01M4/21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愿洁;彭家恩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金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板 固化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极板固化架。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极板的制造过程中固化和干燥都需要用到固化架。而为了方便生产,目前所使用的固化架一般是多层架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四根立柱101,四根立柱101呈方形分布,每层包括,两根承载梁103,两根固定横梁104和两根移动横梁105。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承载梁上,位于承载梁中间,连接两根对应的承载梁;移动横梁放置在对应的两根承载梁上,与固定横梁平行。极板一端挂在固定横梁上,另一端挂在移动横梁上,可根据极板宽度的需要,调整移动横梁到合适的宽度。但移动横梁在推固化架进出固化室的过程中,移动横梁容易滑动而导致极板掉落,坍塌,这样,往往需要人力补救,而同时造成浪费,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极板固化架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的,可调整移动横梁位置的极板固化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极板固化架,包括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呈方形分布。固化架至少有一层,每层包括,两根承载梁,至少一根固定横梁和至少一根移动横梁;承载梁连接对立两个面的相邻两根立柱,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承载梁上,连接对应的承载梁;移动横梁放置在对应的承载梁两端,与固定横梁平行;移动横梁在承载梁的至少一个位置与承载梁可拆卸的配合。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申请的极板固化架,极板的一端挂于固定横梁上,另一端挂于移动横梁上,移动横梁可在承载梁的至少一个位置与承载梁可拆卸的配合,可根据极板宽度的需要,将移动横梁放在适合宽度的承载梁上,将移定横梁固定在承载梁上。在推动固化架进出固化室的过程中,移动横梁就不会滑动而导致固化架失控移动散开,防止极板坍塌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极板固化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极板固化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极板固化架的移动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附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极板固化架包括,四根立柱201,四根立柱201呈方形分布。固化架至少有一层,每层包括,两根承载梁203,至少一根固定横梁204和至少一根移动横梁205。一般为了方便操作,设置为三层结构。
相对操作者,承载梁连接前后两个面相邻的两根立柱201,固定横梁20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承载梁203上,连接两根对应的承载梁;移动横梁205放置在相对应的承载梁的两端,与固定横梁平行。
移动横梁可在承载梁的多个位置与承载梁可拆卸的配合。可以是在承载梁的两端分别至少有两个定位孔,移动横梁的两端底部有凸起,移动横梁上的凸起与承载梁上的定位孔相配合。也可以是承载梁的两端分别至少有两个向上的凸起,移动横梁的两端有定位孔,承载梁的凸起和移动横梁的定位孔相配合。
请参考附图2,3,4,在一种实施方式里,在承载梁20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206,移动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钉207,定位钉通过铆接或焊接固定在移动横梁底部,即为移动横梁的凸起。定位钉穿过移动横梁底部插入承载梁的定位孔,将移动横梁固定在承载梁上。或者移动横梁的两端底部设有通孔,用于放置宁定位钉,定位钉穿过通孔插入承载梁的定位孔。优选的是,定位钉通过焊接或铆接固定在移动横梁底部。
使用时,操作者先根据极板宽度的需要,调整移动横梁的位置,将移动横梁的定位钉插入适合宽度的承载梁的定位孔中,移动横梁被固定在承载梁上。极板一端挂在固定横梁上,另一端挂在移动横梁上。通常固定横梁为两根,设置在承载梁中间,移动横梁有两根,位于承载梁的两侧。承载梁的移动横梁的侧面呈L型,两根移动横梁的L开口开向极板固化架的内侧,方便放置极板的同时,也可以防止极板在运输过程中向外滑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6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投影仪
- 下一篇:一种极柱端子及铅酸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