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齿轮变速箱的凸轮定子叶片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572.1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姚伟科;郭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12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齿轮 变速箱 凸轮 定子 叶片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齿轮变速箱的凸轮定子叶片油泵,属于齿轮传动系统的油路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齿轮变速箱的润滑措施大多采用的飞溅润滑和齿轮油泵供油的强制润滑,但飞溅润滑对轴上零件尤其是滚针轴承等难以充分润滑,齿轮泵成本较高且存在噪音和振动,此两种润滑方式皆难以很好的满足齿轮变速箱的润滑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小体积,低噪音,安装简单,安全可靠,能对轴上零件提供充足润滑油,能改善现有齿轮传动润滑系统的用于齿轮变速箱的凸轮定子叶片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用于齿轮变速箱的凸轮定子叶片油泵,它主要由传动轴、进油环、油泵压板,排油柱销,弹簧,吸油橡皮管,过滤器,油泵固定件组成,所述的传动轴上开设有与轴线垂直的一通孔并且沿轴线钻孔形成排油孔道,使传动轴上的两孔交叉相通;两根排油柱销通过中间放置的弹簧被置于传动轴上的通孔中,传动轴上套置有一内环面为一偏心圆柱面的进油环,两根排油柱销的外端面与进油环的内环面相切接触;进油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油泵压板,且该油泵压板和进油环以及排油柱销形成有两个可随着传动轴的转动而发生体积变化的内腔;所述的进油环上设置有连通内腔的吸油孔,一吸油橡皮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的吸油孔,另一端连接过滤器。
所述的油泵固定件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两油泵压板上,另一端固定于相对于传动轴固定的零件上,并使进油环成为油泵的定子。
所述的油泵压板通过中间开设的轴孔套接在进油环两侧的传动轴上,且所述轴孔与所述传动轴过渡配合。
传动轴中安装的排油柱销内部分别设置有轴向孔,所述排油柱销圆柱面上铣出有一段与轴向孔相通的平面,并构成排油通道一部分;所述排油柱销的圆柱面外端铣出有一段与油泵压板平面重合的平面,此平面与排油孔平面成一定角度。
所述进油环上设置的吸油孔,其轴线与偏心圆圆心跟外圆柱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且吸油孔的轴线与进油环外圆柱面轴线相交。
本实用新型通过油泵固定组件将进油环,油泵压板固定,再通过传动轴转动,带动排油柱销沿着进油环内表面滑动,通过改变进油环内腔体积变化,当进油环一侧内腔体积变大,油从进油环的进油孔吸入,同时进油环另一侧内腔体积变小,油从排油柱销上的孔压入传动轴内孔排出,从而实现凸轮泵吸油、排油的泵油过程。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小体积,低噪音,安装简单,安全可靠,能对轴上零件提供充足润滑油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传动轴、进油环、油泵压板,排油柱销,弹簧,吸油橡皮管,过滤器,油泵固定件组成,所述的传动轴1上开设有与轴线垂直的一通孔并且沿轴线钻孔形成排油孔道,使传动轴1上的两孔交叉相通;两根排油柱销3、4通过中间放置的弹簧被置于传动轴上的通孔中,传动轴上套置有一内环面为一偏心圆柱面的进油环5,两根排油柱销3、4的外端面与进油环5的内环面相切接触;进油环5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油泵压板6,且该油泵压板6和进油环5以及排油柱销3、4形成有两个可随着传动轴1的转动而发生体积变化的内腔;所述的进油环5上设置有连通内腔的吸油孔9,一吸油橡皮管8一端连接于所述的吸油孔9,另一端连接过滤器。
所述的油泵固定件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两油泵压板6上,另一端固定于相对于传动轴1固定的零件上,并使进油环5成为油泵的定子。
所述的油泵压板6通过中间开设的轴孔套接在进油环5两侧的传动轴1上,且所述轴孔与所述传动轴1过渡配合。
图中所示,传动轴1中安装的排油柱销3、4内部分别设置有轴向孔,所述排油柱销3、4圆柱面上铣出有一段与轴向孔相通的平面,并构成排油通道一部分;所述排油柱销3、4的圆柱面外端铣出有一段与油泵压板6平面重合的平面,此平面与排油孔平面成一定角度。
所述进油环5上设置的吸油孔,其轴线与偏心圆圆心跟外圆柱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且吸油孔的轴线与进油环5外圆柱面轴线相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泵是通过如下装配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分动箱的差时换挡机构
- 下一篇:一种ATV万向节防尘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