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249.4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正彪;任国芳;高彦生;张军;蒋晓波;于雷;戴双宁;马骁;杨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0 | 分类号: | E21B19/00;E21B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何春兰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起下抽油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油田生产井中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其是一种在井下为常温低压环境下,不采取压井措施,即可完成起下抽油杆柱的作业装置,尤其适用于采取可控不压井作业技术的有杆泵生产井上。
背景技术
油井可控不压井作业技术可减少作业过程中压井液对油层的污染,然而该技术要求在起下抽油杆作业时要保持管杆环空动、静密封,实现有效防喷,保证作业安全,同时要求作业的效率高、成本低。
以往的抽油杆防喷装置,一种类型是用于起杆过程快速抢喷作业,但只能用于静密封;另一种类型是采用一个或两个防喷器来实现动密封,用于带压作业过程的防喷作业,但这种装置结构庞大、效率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其可解决低压井不压井作业过程中抽油杆井口防喷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座体,其具有呈十字交叉设置的横壳体和竖壳体,所述竖壳体位于横壳体的中部,所述横壳体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竖壳体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二腔体相互连通;自封胶芯,其设置在第二腔体内,且位于横壳体的上方,所述自封胶芯的中心设有竖直的抽油杆穿孔;上压盖,其密封连接在竖壳体的上端,并位于自封胶芯的上方;左推塞总成和右推塞总成,二者分别位于第一腔体的左、右两侧,二者的结构相同,分别具有推塞和位于推塞外侧的推塞控制件,所述推塞通过推塞控制件为可移动设置。
如上所述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所述自封胶芯呈X型。
如上所述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所述自封胶芯的上端的外侧密封连接在所述上压盖与竖壳体之间,所述自封胶芯的下端悬空设置。
如上所述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内具有旁通口,所述旁通管道连接在所述座体上,所述旁通口与所述第一、二腔体连通。
如上所述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所述推塞与所述横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如上所述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所述上压盖螺纹连接于所述竖壳体,且上压盖与竖壳体之间连接有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所述推塞与横壳体之间设有固定滑道,所述固定滑道连接在横壳体内,所述推塞沿着固定滑道移动。
如上所述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所述推塞控制件包括手轮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端与手轮连接,连接件的内端与所述推塞连接;转动手轮时,通过连接件能使推塞左右水平移动,当推塞向井口中心移动,能进行密封油管内环空。
如上所述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丝杠和螺帽,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横壳体的外侧,所述丝杠可转动但轴向固定地穿设于连接座内,且丝杠的一端连接所述手轮,丝杠的另一端连接在周向固定的螺帽内,所述螺帽连接于所述推塞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
1、其结构紧凑、通径大、高度低、功能全、密封范围大、易于控制、操作简单、效率高、适应性强。
2、简易的自封胶芯解决了过抽油杆接箍动密封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抽油杆闸门(左、右推塞总成形成闸门)增加了作业的安全性。
3、整套装置为可控不压井作业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的半剖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控起下抽油杆装置中插设有抽油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2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空心抽油杆洗井清蜡阀
- 下一篇:车装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