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摩机芯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0489.2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4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剑寒;叶麒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摩 机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设备的结构,具体是一种具有立体按摩效果之按摩机芯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按摩产品的揉捏方式主要以平面内的旋转揉捏或夹揉动作来实现按摩效果,这类按摩方式在人体上较大面积的平整面上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对于腰部或颈部曲线等起伏变化较大的区域,却缺乏垂直方向上的按摩动作,因而往往未能达到更理想的按摩效果。所以,以立体方式实现按摩的机芯设计就成为这类设备的一个研究方向。例如,专利申请号201220056577.0公开的立体按摩靠垫机芯,以4边杆实现了腰部立体按摩功能,但也具有其缺陷:其按摩臂偏长,机构庞大,大大限制其机芯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立体按摩机芯按摩臂偏长,机构庞大,机芯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摩机芯的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按摩机芯的结构,它包括:
一支架,定轴水平旋转于按摩机芯;
一摇臂,其底端设有底枢轴,顶端设有与人体接触的按摩头;该摇臂通过所述底枢轴水平枢接于所述支架;以及
一推动杆,其右端水平枢接于所述摇臂的中段部分;其左端活动连接于一个定轴旋转的驱动轮一偏心位置;所述驱动轮的所述偏心位置具有一竖直的驱动轴,其上旋转配合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上端通过一水平的枢轴与所述推动杆左端相枢接。
本方案的改进有: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两端具有接触人体的按摩部,其中段通过一水平的枢轴枢接于所述摇臂的顶端。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底部旋转配合于一回转室中;该回转室由轴向上下配合的一上盖和一下盖所构建。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的转轴竖直设置,该驱动轮上的所述偏心位置所在圆周的直径小于所述推动杆的有效长度。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和推动杆以该连接件构成一万向节的形态。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外缘具有齿轮的形态,啮合于额外的传动部件。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支架,低于所述推动杆与摇臂的枢接位置。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与支架的水平距离与所述推动杆的有效长度相当。
较佳实施例中,该按摩机芯具有两个,各自在水平方向相对称设置,且连动于同一驱动源。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轮的圆周运动通过推动杆大部分转化为左右往复运动,进而再通过枢轴作用于摇臂,使摇臂顶端的按摩头具有明显的上下往复效果,如此,按摩头就具有包括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立体按摩效果,同时,驱动轮和推动杆结构简单,体积紧凑。可适用于小型机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部分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第一个工作状态;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第二个工作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总成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其中图1展示其立体概览,图2和图3分别从同一侧视的视角展示其不同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它的主要部件包括一支架10、一摇臂20、一按摩头30、一推动杆40、一驱动轮50和一连接件60。
其中,支架10定轴水平旋转于按摩机芯;本实施例使用了一个回转室3的部件来约束支架10旋转并定位。实现此功能的部件很多,用该回转室3的形态可以使支架10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冲击力。
摇臂20为刚性杆,其底端设有底枢轴11,顶端设有与人体接触的按摩头30;该摇臂20通过底枢轴11水平枢接于支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0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