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0005.4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泽武;顾镭;张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围板 加强 结构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板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碰撞安全性能不仅受到消费者极大的看重,面对交通事故日益增加,国家法规标准又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能成为主机厂最迫切的技术突破之一。汽车的乘员舱作为被动安全防护的主体,必须保证乘客的安全。作为保护驾驶员及副驾驶座上的乘客的安全屏障,汽车前围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碰撞时,才能有效避免前围板过度后移,甚至侵入乘员舱的问题的出现。
而碰撞安全性能的提高很大一部分是由车身结构来实现的,特别是前纵梁后端与前围搭接处的结构对碰撞安全性能影响很大,此处既要承受住前端压溃后传递过来的能量,同时还应在偏置碰撞中把能量传到车身的另一侧,所以此处的结构设计成为了一个难点。
目前在安全碰撞试验中,在汽车前围处前纵梁到前地板的过度区域很难承受住前端压溃后传递过来的能量,导致此区域折弯溃缩,从而前围侵入量过大;同时在此区域内能量传导路径比较单一,不利于车身两侧结构件均匀受力,碰撞安全性能难于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板总成,该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能很好地提高整车的碰撞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设置在汽车前围板上,包括:
前围内侧横梁,所述前围内侧横梁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汽车前围板的内表面连接,所述前围内侧横梁的中部与所述汽车前围板的内表面分离,之间的空间构成闭合的第一吸能腔体;
前围外侧横梁,所述前围外侧横梁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汽车前围板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前围外侧横梁的中部与所述汽车前围板的外表面分离,之间的空间构成闭合的第二吸能腔体。
优选地,所述前围内侧横梁包括:
内侧横梁本体,所述内侧横梁本体与所述汽车前围板的内表面分离;
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设置在所述内侧横梁本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内侧横梁本体连接处经折弯形成第一圆角;
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设置在所述内侧横梁本体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延伸板与所述内侧横梁本体连接处经折弯形成第二圆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位于所述内侧横梁本体的同一侧。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圆角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圆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前围外侧横梁包括:
外侧横梁本体,所述外侧横梁本体与所述汽车前围的外表面分离;
第一前纵梁总成,所述第一前纵梁总成设置在所述外侧横梁本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外侧横梁本体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前纵梁总成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总成连接的第一连接凸起;
第二前纵梁总成,所述第二前纵梁总成设置在所述外侧横梁本体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外侧横梁本体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前纵梁总成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总成连接的第二连接凸起;
用于与所述汽车前围板焊接的第一焊接支腿,所述第一焊接支腿设置在所述外侧横梁本体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前纵梁总成同处于第一平面上;
用于与所述汽车前围板焊接的第二焊接支腿,所述第二焊接支腿设置在所述外侧横梁本体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二前纵梁总成同处于第二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焊接支腿、外侧横梁本体、第二焊接支腿及所述汽车前围板横截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吸能腔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前纵梁总成与所述第二前纵梁总成同处于所述外侧横梁本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焊接支腿与所述第二焊接支腿同处于所述外侧横梁本体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前围板总成,所述汽车前围板总成上安装有所述的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在汽车前围板的内、外侧分别增加横梁结构,且形成了双闭合的吸能腔体,此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在碰撞中保证汽车前围板处不折弯溃缩,有效地减少前围的入侵量,进而降低对人体腿部的伤害。同时此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优化碰撞能量的传导路径,有利于能量从车身总成的一侧传到另一侧,使得碰撞过程中车身总成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在车身总成中的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在车身总成中的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0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