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车钩及具有该拖车钩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9829.X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4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丁祎;刘利;高睿;顾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50 | 分类号: | B60D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车 具有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尾部底盘上的拖车钩。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其技术水平在日益提高,汽车上各个零部件的设计也越来越合理和人性化。
拖车钩作为汽车遇到故障时相互帮助的必备装置在各个车型上体现形式各有差异,由于其在使用时都是拖拽重量很大的无动力车辆,加在上面的载荷也较大,因此就需要其有很好的强度和耐疲劳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拖车钩及具有该拖车钩的汽车,能够改善拖车钩在拖拽车辆时受到交变载荷时的抗疲劳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的实施例拖车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拖车钩,包括拖车钩支架,在所述拖车钩支架上设有拖车钩本体,在所述拖车钩支架和所述拖车钩本体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拖车钩本体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够相对所述拖车钩支架移动。
优选地,所述拖车钩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相对设置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拖车钩本体穿设在所述支撑板上的通孔中;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拖车钩本体和所述支架本体的支撑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拖车钩本体呈U型,在所述拖车钩本体的尾端设有螺纹段;在所述螺纹段上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所述支架本体两端的所述支撑板之间;在所述螺母和靠近所述拖车钩本体的圆弧部的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拖车钩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呈U型的拖车钩本体包括第一直杆、第二直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直杆、第二直杆的圆弧部;在所述第一直杆、第二直杆上各自安装有所述螺母和所述弹性元件。
优选地,在所述螺母和所述弹性元件之间安装有挡片,和/或在所述弹性元件和靠近所述拖车钩本体的圆弧端的支撑板之间安装有挡片。
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弹力橡胶或弹性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的实施例汽车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尾部的后地板,在所述后地板上固定有前述任一项所述拖车钩;其中所述拖车钩通过所述拖车钩支架固定在所述汽车尾部的后地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由于在拖车钩支架和拖车钩本体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拖车钩本体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够相对所述拖车钩支架移动;当拖拽车辆时,述弹性元件随着受力的大小变化压缩量也随之变化,由此起到减震的作用,也就很好的缓解拖车钩本体所受的疲劳载荷的影响,从而能够改善拖车钩在拖拽车辆时受到交变载荷时的抗疲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拖车钩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车钩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车钩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实施例中拖车钩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拖车钩抗疲劳载荷的能力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拖车钩及具有该拖车钩的汽车。
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拖车钩,包括拖车钩支架1,在所述拖车钩支架1上设有拖车钩本体2,在所述拖车钩支架1和所述拖车钩本体2之间设有弹性元件3,所述拖车钩本体2在所述弹性元件3的弹力作用下能够相对所述拖车钩支架1移动。
当拖拽车辆时,所述弹性元件3随着受力的大小变化压缩量也随之变化,由此起到了减震的作用,也就很好的缓解了拖车钩本体2所受的疲劳载荷的影响,从而能够改善拖车钩在拖拽车辆时受到交变载荷时的抗疲劳性能。
参看图3所示,在前述拖车钩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拖车钩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0,在所述支架本体10的两端相对设置有支撑板11、12,在所述支撑板11、12上开设有通孔4;所述拖车钩本体2穿设在所述支撑板11、12上的通孔4、4`中;所述弹性元件3设置在所述拖车钩本体2和所述支架本体10的支撑板11、12之间。所述支架本体10不仅能够起到支撑拖车钩本体2的作用,而且还对拖车钩本体2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同时,所述支撑板11、12上的通孔4对拖车钩本体2的移动如伸缩还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9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