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浇筑混凝土的钢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9794.X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3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正;庞永祥;王小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浇筑 混凝土 钢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特别是在钢管柱内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钢管柱内浇筑混凝土的方法主要有:泵送顶升浇灌法、高位抛落免振捣法、分段浇灌法和人工手工逐层逐段浇筑法等。由于高层建筑的钢管柱由多根钢管相互焊接形成,为了加经钢管柱的强度,通常在钢管柱内设有多道横向的隔板,而混凝土从最上端向下浇筑,所以,以上现有的各方法共有的缺陷是:浇灌后的混凝土,特别是底部混凝土的密实度差,这对于高层建筑存在着极高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有效提高浇灌后的水泥混凝土密实度的钢管柱。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多段钢管相互焊接组成的钢管柱体,所述钢管柱体内由上至下分别焊接有至少两块横向的内隔板,每块内隔板的中心开设通孔,在所述通孔外侧的内隔板上还开均匀布置至少四个出气孔。
使用时,先将钢管柱竖立好后,后由下向上逐层地浇筑混凝土,由于钢管柱内分别固定有多道内隔板,每块隔板的中心开设用于穿插导管的通孔,浇筑时,在钢管柱内插入导管,使导管的出口端位于相邻的两块内隔板之间,在完成相邻的两块内隔板之间钢管柱的浇筑后进行振捣,然后向上提升导管,再对上一组相邻的两块内隔板之间的钢管柱进行浇筑。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内隔板,使每层的内隔板对其上的混凝土进行重量支承,能实现钢管柱内混凝土的浇筑充分密实,最大程度上控制好钢管柱内隔板下面的混凝土密实,使内隔板下面的混凝土不产生自沉,通过超声波对钢管内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混凝土的密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管柱内隔板下方没有出现自沉现象。提高了钢管柱内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增加了钢结构整体强度,减少了因管柱内混凝土质量不密实、强度不够,而采取钢管柱报废或对钢管柱内混凝土采取补强方面的措施,节约了资金。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各内隔板上开设了出气孔,便于增加混凝土排气、透气功能,及时排出因浇筑而带来的空气,便浇筑的混凝土层更加密实度。
为了控制好钢管柱内隔板下面的混凝土密实,使隔板下面混凝土不产生自沉,本实用新型的内隔板呈漏斗状,所述通孔位于内隔板平面的最下部,内隔板侧壁与通孔中心线的夹角为45~6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钢管柱体1由多段钢管依次相互焊接组成,在钢管柱体1内由上至下分别焊接有三块横向的内隔板2。
每块内隔板2的中心开设通孔21,在通孔21外侧的内隔板2上还开均匀布置至少四个出气孔22。
内隔板2呈漏斗状,通孔21位于内隔板2平面的最下部,内隔板2侧壁23与通孔21中心线的夹角a为45~60°。
本例中钢管柱体1的断面呈矩形,也可呈圆形。如钢管柱体1的断面呈圆形,则内隔板2的外形也呈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97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用曳引机
- 下一篇:一种带滚轮的对重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