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油器防漏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8827.9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峰;闫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9/02 | 分类号: | F16N39/02;F16J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3019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油器防 漏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的一种防止冷油器漏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厂里汽轮机发电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轴承摩擦而消耗了一部分功,冷油器将转化为热量使轴承的润滑油温度升高,如果油温太高轴承有可能发生软化、变形或烧损事故。为使轴承正常运行,润滑油温必须保持一定范围内,一般要求进入轴承油温在35~45℃,轴承的排油温升一般为10~15℃,因而必须将轴承排出来的油冷却以后才能再循环进入轴承润滑。冷油器就是冷却主机润滑油的,温度较高的润滑油和低温的冷却水在冷油器中进行热交换,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来达到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目的。
冷油器的工作原理为:冷却水通过冷油器的顶部端盖进入冷油器,然后在冷油器内部细小的管内流动,无数细小的冷却水管通过分布在冷油器内部的隔板固定,通过隔板,冷油器间隔成若干个小的空间,润滑油在冷却水管外以S形流动,这样布置可以增加有效的换热面积,提高冷却效果。在冷油器的底部,形成一个冷却水室。此外,冷油器中油侧压力总是高于水侧压力,这样即使换热管泄露,冷却水也不会泄露到油中,否则将会使油质迅速变化。
目前,大型设备的油系统冷却器多数为立式安装的芯包式装置,因原设计构造不合理,造成芯包发生内部泄漏后,运行中进行检修处理,由于内部介质存在压力,很容易发生跑油问题,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安全性无法保障。在冷油器的端盖和芯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防漏油,由于在冷油器换热管外侧流动的油压比较大,所以若冷油器内部O型密封圈发生变形,错位,就会很容易引发油泄露现象。在冷油器工作过程中,O型密封圈很容易因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形变,导致漏油现象的发生,给发电机组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由此可知,冷油器的冷油效果直接影响发电机组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所以如何有效的防止冷油器漏油在电力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
申请号为CN201220006784.5的专利公布了一种防止冷油器漏油的装置,通过更换冷油器的O型密封圈来达到防漏油的目的。所述O型密封圈被安装在冷油器筒壁和管体之间、铜床的端面上,该O型密封圈的横截面为由半圆形和梯形结合而成的异型截面。其中上梯面宽小于半圆直径,半圆直径稍大于筒壁和管体之间距,高度大于所述管体台阶与铜床的间距。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温度骤冷骤热造成O型密封圈收缩膨胀使其密封效果越来越差,冷油器长时间工作中可能会使O型密封圈错位,进而还是会导致漏油现象的发生,给电厂带来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更换O型密封圈需要动用较多的维修人员,不仅修理难度大,并且给电厂的正常运营和经济带来较大的负担。
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冷油器漏油的装置,通过在冷油器芯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不锈钢压兰,从而达到防漏油目的的,
为实现此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油器防漏油装置,包括冷油器外筒、冷油器芯体,冷油器上端盖,冷油器下端盖,其特征在于:在冷油器上端盖和冷油器外筒之间设置上压兰,在冷油器的下端盖和冷油器外筒之间设置下压兰。
所述的上压兰和下压兰是板式圆形法兰。
所述的上压兰和下压兰可以是碳钢法兰、不锈钢法兰、合金法兰中的一种。
所述的上压兰和下压兰的外径与冷油器外筒的外径相同。
所述的上压兰和下压兰的内径小于冷油器芯体的外径,且大于冷油器芯体端面圆心到任一换热管圆周最外切点的距离。
所述的上压兰和下压兰上设置有螺丝孔和螺孔。
所述的螺丝孔与冷油器外筒的螺栓孔对应且孔径相等。
所述的螺丝孔与冷油器外筒的螺栓孔用双头螺栓固定。
所述螺孔分别与冷油器上端盖、冷油器下端盖的螺栓孔对应且孔径相等,并将其用螺栓固定。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止冷油器漏油的装置,包括冷油器外筒及芯体,冷油器上顶盖,冷油器下顶盖,在冷油器外筒的上下端设置上压兰和下压兰,上压兰和下压兰是板式圆形法兰,其中压兰可以是碳钢法兰、不锈钢法兰、合金法兰中的一种,优选不锈钢法兰。上压兰设置在冷油器外筒上端面和冷油器上端盖之间,下压兰设置在冷油器外筒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8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舞台背景声效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电磁安全快速切断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