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架成型复合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8621.6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5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程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久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成型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支架成型复合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支架在折弯成形的加工工艺主要是通过先折弯后成形的加工方式,将坯料冲压成支架产品基本件,基本件再经过成形模具冲压成为产品,这样不仅工序多、效率低下,而且生产成本也较高,制件效果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支架成型复合模,该支架成型复合模采用一次折弯成形到位的冲压工艺,节约了加工工时,简化了制作工序,使冲压效率得到很大地提高,而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架成型复合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端设有折弯成形凸模,所述下模座上方设有与所述折弯成形凸模配套的凹模。
优选地,所述折弯成形凸模和凹模的工作端面为有一定角度弯曲的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弯曲程度由所需冲压件的实际弯曲程度决定,可以为U型、V型等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顶料块,所述顶料块的上端面与所述凹模底部配合连接,在折弯成形的过程中,该顶料块始终压住坯料,与折弯成形凸模和凹模共同作用形成足够的压紧力对坯料进行加工,实现折弯成形,并对坯料进行定位,有效地防止了坯料在弯曲过程中的滑动偏移,除了压料作用外,该顶料块还起到了折弯成形后顶出工件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折弯成形凸模以及与其配套的凹模,弯曲开始时,模具的折弯成形凸模和凹模分别与坯料接触,使坯料发生弯曲,由于折弯成形凸模和凹模的工作端面为有一定角度弯曲的弧形结构,随着折弯成形凸模进入凹模弧形凹槽深度的加大,坯料的弯曲程度进一步加大,折弯成形凸模继续下行,折弯成形凸模和凹模的工作端面逐渐靠紧,直至坯料与折弯成形凸模和凹模完全贴紧。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顶料块以及卸料块,该顶料块滑套在凹模的外侧,折弯成形的过程中,该顶料块始终压住坯料,与折弯成形凸模和凹模共同作用形成足够的压紧力对坯料进行加工,实现折弯成形,并对坯料进行定位,有效地防止了坯料在弯曲过程中的滑动偏移,折弯成形后,加工好的工件通过顶料块的作用下被顶出凹模的型腔,与此同时,冲压后的废料在卸料块的作用下被推出折弯成形凸模的型腔。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结构,完成多序工作,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制作工序,使冲压效率得到很大地提高,而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模座,2-折弯成形凸模,3-卸料块,4-凹模,5-顶料块,6-下模座,7-下承板,8-导柱,9-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的一种支架成型复合模,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6,上模座1的下端设有折弯成形凸模2,下模座6上方设有与折弯成形凸模2配套的凹模4。
折弯成形凸模2和凹模4的工作端面为有一定角度弯曲的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弯曲程度由所需冲压件的实际弯曲程度决定。
下模座6上设置有顶料块5,顶料块5的上端面与凹模4配合连接,在折弯成形的过程中,该顶料块5始终压住坯料,与折弯成形凸模2和凹模4共同作用形成足够的压紧力对坯料进行加工,实现折弯成形,并对坯料进行定位,有效地防止了坯料在弯曲过程中的滑动偏移。折弯成形后,加工好的工件通过顶料块5的作用下被顶出凹模4的型腔,与此同时,冲压后的废料在卸料块3的作用下被推出折弯成形凸模2的型腔。
本实施例中,上模座1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柱8,下模座6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导柱8配合使用的导套9,两者相互配合,为上、下模座的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作用,从而保证冲压模具中上、下模的相对位置以及冲压精度。
本实施例中,下模座6下方还设有下承板7,下模座6通过若干垫脚与下承板7连接,下模座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垫脚与地面接触,从而可以支撑整个冲压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久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久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8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冲床滚动式清除毛刺装置
- 下一篇:脚钉座冲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