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压力机机械传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7196.9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2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伯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百世昌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9/18 | 分类号: | B21J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工业***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压力机 机械传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结构,具体涉及高速压力机的机械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压力机通过电动机带动转轮,使用传动结构将电动机的转矩能转换成直线运动的滑块的动能。此过程中飞轮加速旋转,蓄积能量,并通过曲柄结构将能量施加于锻冲工件。目前,锻压机床的传动机构采用三角皮带传动,这样既加大了机床的使用空间,又增加了加工难度。
现有的机械压力机采用两级传动,一级皮带传动和一级齿轮传动。如果这样的传动结构运用到大型的机械压力机上,会造成齿轮零部件大,成本高,加工难度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速机械压力机,并且安全性高,运行平稳的机械压力机传动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速压力机机械传动结构,包括电动机和小皮带轮,小皮带轮固定在电动机的轴心上,小皮带轮通过窄V带与大皮带轮连接,大皮带轮通过传动轴a与齿轮a连接。
齿轮b与齿轮c固定在传动轴b的两端,齿轮a与齿轮b啮合;齿轮c上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动力端铰接连接杆a和连接杆b;连接杆a的另一端与压力机机身铰接,连接杆b的另一端与曲轴连接,曲轴与滑块连接。
优选的,连接板的三个铰接点呈等腰三角形。
优选的,齿轮c的直径大于齿轮b的直径。
优选的,齿轮c与离合器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三级传动机构,使电动机的转矩能转换过程更加平稳;2、采用窄V带连接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能够有效的消除振动,受力均匀,运行平稳;3、转轴带动连接板运动,使连接杆b带动曲轴和滑块运动,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急回特性,使机械压力机在冲压过程中能够拥有良好的速度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连接板的示意图。
其中,1、电动机;2、小皮带轮;3、大皮带轮;4、齿轮a;5、齿轮b;6、齿轮c;7、窄V带;8、传动轴a;9、传动轴b;10、转轴;11、连接板;12、连接杆a;13、连接杆b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压力机机械传动结构,包括电动机1和小皮带轮2,小皮带轮2固定在电动机1的轴心上。小皮带轮2的皮带槽与大皮带轮3的皮带槽宽度相同,两者通过窄V带7连接。大皮带轮3通过传动轴a8与齿轮a4连接;齿轮b5与齿轮c6固定在传动轴b9的两端,齿轮a4与齿轮b5啮合;齿轮c6上设有转轴10,转轴10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动力端铰接连接杆a12和连接杆b13;连接杆a12的另一端与压力机机身铰接,连接杆b13的另一端与曲轴连接,曲轴与滑块连接。
如图1所示,高速机械压力机在运行时,首先启动电动机1,电动机1通过轴心带动小皮带轮2转动,小皮带轮2进而通过窄V带7带动大皮带轮3转动。大皮带轮3固定在传动轴a8的一端,且传动轴a8的另一端固定有齿轮a4。大皮带轮3转动的时候齿轮a4以相同的转速进行转动。
齿轮a4与齿轮b5啮合,齿轮a4转动过程中,齿轮b5以与齿轮a4相同的线速度进行转动。齿轮b5与齿轮c6通过传动轴b9连接,两者为同心轴连接,因此齿轮c6与齿轮b5有着相同的角速度。
如图2所示,齿轮c6上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的一端固定在齿轮c6上,另一端铰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为动力传输装置,其动力输出端设有连接杆a12和连接杆b13。转轴10固定在齿轮c6的非圆心处,齿轮c6转动时,转轴10在齿轮c6上做圆周运动,由于连接板11是非弹性的,转轴10运动时将会带动连接板11做往复的规律运动。当转轴10在齿轮c6圆心上方运动时,连接板11将向右运动,转轴10在齿轮c6圆心下方运动时,连接板11向左运动;在此过程中,连接杆b13会带动曲轴和滑块做往复运动 ,从而实现对工件的锻造。
优选的,连接板11的三个铰接点呈等腰三角形,是传动结构运行时更加平稳。
优选的,齿轮c6的直径大于齿轮b5的直径。
优选的,齿轮c6与离合器连接。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百世昌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百世昌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71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碳锰铁粒化装置
- 下一篇:辅助支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