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7192.0 | 申请日: | 2013-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2 | 分类号: | H01H3/32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转换开关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气开关领域,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需不间断供电的场所,其实现了电源的自动转换,以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自动转换开关本身由多个部分组成,其触头系统采用两侧支架与贯穿于其中的方轴来固定整体,方轴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两侧支架上,为了实现触头系统的功能,需要在方轴上设置槽轮套与触头系统中的传动件配合,这样的结构对方轴、多个槽轮套和两侧支架上与方轴配合的通孔三者的轴向对正要求很高,加大了各零件加工的难度,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加工装配的自动转换开关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侧板、第一转轴槽轮、第二转轴槽轮和多个触头系统,所述多个触头系统依次排列设置在底座和固定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转轴槽轮和第二转轴槽轮穿过多个触头系统设置在底座和固定侧板上,所述第一转轴槽轮和第二转轴槽轮与多个触头系统中的传动件联动,所述底座和固定侧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转轴槽轮和第二转轴槽轮配合的通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分别与第一转轴槽轮、第二转轴槽轮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底座和固定侧板上设置通孔,通过两端固定支撑转轴槽轮,简化了原来需在固定的方轴上设置多个槽轮套的繁琐结构,转轴槽轮相比原来的方轴受到的转动摩擦力减小,使用效果更好,且新结构加工容易,装配简单,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固定机构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底座1、固定侧板2、第一转轴槽轮3a、第二转轴槽轮3b和多个触头系统4,多个触头系统4依次排列设置在底座1和固定侧板2之间,第一转轴槽轮3a和第二转轴槽轮3b穿过多个触头系统4设置在底座1和固定侧板2上,第一转轴槽轮3a和第二转轴槽轮3b与多个触头系统4中的传动件联动,底座1和固定侧板2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转轴槽轮3a和第二转轴槽轮3b配合的通孔5,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分别与第一转轴槽轮3a、第二转轴槽轮3b联动。
本实用新型在底座1和固定侧板2上设置通孔5,实现从两端支撑固定两个转轴槽轮,代替了原来通过多个槽轮套共同支撑方轴的结构,新结构使转轴槽轮相比原来的方轴转动摩擦力减小;原来多少个触头系统4就需要多少个槽轮套,需要保证方轴和多个槽轮套轴心对正的准确,否则将大大影响其使用效果,报废率大大提高,而使用两端固定的转轴槽轮只需保证其与通孔5两者轴心对正的准确,减少了零件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且拆装方便,能够有效节省人力物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7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