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高墩施工爬模内模吊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7054.2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兴;雷军;李帅;李亚琦;李钢;胡军伟;张志强;孙艳辉;康金坤;杨川;武昆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施工 爬模内模 吊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高墩施工爬模内模吊架。
背景技术
通常桥梁空心薄壁墩采用爬模施工工艺,墩身有的高达143m,每节段浇筑高度4.5m。传统爬模内架搭设方法是利用上一节段混凝土顶部预埋孔(D=40mm)穿入Φ32钢筋作为支撑杆,于钢筋上方绑扎竹跳板,形成施工平台。此搭设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搭设钢筋竹跳板施工平台存在较高安全风险,施工人员需要系安全带站在钢筋上铺设竹跳板,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2、墩身每节段施工高度4.5m,而内模架位于施工节段的底部,施工人员站在内模架上,无法满足节段上部钢筋绑扎和模板施工。绑扎钢筋时需要将Φ32钢筋垂直插入下部已完成的钢筋内,施工人员坐在Φ32钢筋上面进行上部钢筋绑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同时无法满足上下部钢筋同时施工,施工效率低;模版穿对拉杆时,施工人员必须站在下部模板背楞上,穿入上部模板对拉杆,存在较高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桥梁高墩施工时爬模内架搭设方法存在安全风险、施工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桥梁高墩施工爬模内模吊架。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桥梁高墩施工爬模内模吊架,包括设置于墩身内的至少两排纵向主力杆、与每一排纵向主力杆上部进行三面围焊的横杆,相邻横杆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主力杆与横杆的交叉处下方活动插设有两端分别架设于墩身劲性骨架上的承重杆;沿主力杆自上而下设有混凝土浇筑施工平台以及至少一层钢筋模板施工平台,相邻平台之间设有爬梯。
所述钢筋模板施工平台四周设有护栏,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所述横杆上设有吊环,横杆两端通过钢丝绳套和卡环与墩身劲性骨架连接,整个内模吊架可通过吊环及塔吊吊起,横杆上钢丝绳套和卡环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强整个吊架的稳定性,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该内模吊架利用空心薄壁墩自身特点,悬挂于墩身劲性骨架之上,上一节段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利用塔吊吊起内模吊架,施工人员将承重杆抽出,当塔吊将内模吊架吊至下一节段顶部时,将承重杆插入横杆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经济效益
(1)提升内模架由两个工人20分钟即可完成,与传统搭设内模架方法相比,每节段可节省1.5小时;
(2)施工人员可以站在内模吊架的每个平台上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施工,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绑扎钢筋需要每节段可节省5小时;洣水河特大桥空心薄壁墩共计765.5m,每节段4.5m,170个节段,共节省时间1105小时。
2、 社会效益
采用新内模吊架,施工人员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处于封闭的吊架内,周围都设有防护栏杆,任何操作都可以站在平台上完成,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避免坠落事故的发生;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可用于任何有劲性骨架的空心薄壁墩施工,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侧面图;
图中:1-纵向主力杆;2-横杆;3-连接杆;4-墩身劲性骨架;5-承重杆;6-混凝土浇筑施工平台;7-钢筋模板施工平台;8-爬梯;9-护栏;10-吊环;11-钢丝绳套;12-卡环;13-爬模;14-已完成节段。
具体实施方式
桥梁高墩施工爬模内模吊架,如图1、2、3所示,包括设置于墩身内的至少两排纵向主力杆1、与每一排纵向主力杆上部进行三面围焊的横杆2,相邻横杆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3连接,主力杆与横杆的交叉处下方活动插设有两端分别架设于墩身劲性骨架4上的承重杆5;沿主力杆自上而下设有混凝土浇筑施工平台6以及至少一层钢筋模板施工平台7,相邻平台之间设有爬梯8,钢筋模板施工平台7四周设有护栏9,横杆2上设有吊环10,横杆两端通过钢丝绳套11和卡环12与墩身劲性骨架4连接。
具体制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及结构:
承重杆3组,每组由两根∠100*100*10mm角钢口对口焊接而成,横截面形成“口”字形,间断焊接10cm*10cm,角钢内需要焊接Φ32钢筋,间距为30cm,提高角钢的抗压强度;
主力杆6组,每组由一根∠100*100*10mm角钢构成;
横杆2组,每组由一根∠100*100*10mm角钢构成,与主力杆进行三面围焊,焊缝高度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7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水塔消涡结构
- 下一篇:大桥吊索端部叉形热铸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