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电机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948.X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韦良义;王志刚;刘杲;鲜其祥;呼冠军;杨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8 | 分类号: | H02K9/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12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电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电机冷却装置,具体属于采用水、气方式冷却电机的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热量,若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会使直流电机各个部件温度升高,严重影响直流电机的电机效率和使用寿命。目前直流电机产生的热量只是排到空气中,并不能很好的收集利用,由于空间有限,影响电机的散热效果;电机产生的热量的收集利用显得十分关键。目前缺乏一种既能够高效散热,又能余热回收利用的电动汽车直流电机冷却装置。
随后出现了发明名称为一种水-气双侧冷却型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机冷却系统,申请号为201120261917,申请日为2011年7月23日的专利技术方案。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气双侧冷却型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系统包括电机外置冷却水套、电机内置气冷机构、车内余热散热器、车外余热散热器、车外余热散热器风机、电机冷却水泵以及由第一余热回收控制阀和第二余热回收控制阀构成的电机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机外置冷却水套的出口接电机冷却水泵进口,电机冷却水泵出口接第一余热回收控制阀进口和第二余热回收控制阀进口,第一余热回收控制阀出口接车内余热散热器进口,车内余热散热器出口接电机外置冷却水套进口,第二余热回收控制阀出口接车外余热散热器进口,车外余热散热器出口接电机外置冷却水套进口;所述电机外置冷却水套包括作为电机外壳的封闭式水套内壳、封闭式水套外壳和连接在封闭式水套内外壳之间的冷却水道隔板,在封闭式水套内壳内壁上设置有构成冷却风道的若干轴向直肋,在由若干轴向直肋内端面构成的环腔内安装直流电机,在电机轴的一轴端安装有内置气冷风机,并由轴向直肋和内置气冷风机共同构成电机内置气冷机构。
上述专利技术方案虽然基本解决了换热、降温的目的,但结构相对复杂,导致设备维修、安装困难。并且,该技术方案采用封闭式水套进行热交换,在温度较高的情形下,则,无法进行热交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热交换效果好,节约能源,并且可以根据环境的需要,选择不同方式进行热交换的冷却装置。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型电机冷却装置,包括电机,位于电机上的电机进风口和电机出风口,以及设置在电机上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器箱体,设置在冷却器箱体上的冷却器进风口、冷却器出风口、设置在冷却器箱体上的风机,以及设置在冷却器进风口和冷却器出风口之间用于热交换的换热管,所述电机进风口与冷却器出风口联接,电机出风口与冷却器进风口联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器位于电机的上部或侧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换热管为翅片管,所述翅片管内有冷却液。
本实用新型所述翅片管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器进风口和翅片管还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
工作原理:
冷却器安装在电机通风口上,冷却器的出风口与电机的进风口,冷却器的进风口与电机的出风口紧密配合与电机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通风系统,它的功能是把电机损耗产生的热量(热空气)送至冷却器,通过冷却器把热空气进行冷却,冷却器内部排列着翅片吸热管,管内通冷水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空气经风机送入电机内,使之冷热空气密闭循环交换 。
有益效果:
首先,电机进风口与冷却器出风口联接,电机出风口与冷却器进风口联接。使得电机出来的热空气经冷却器进风口后至冷却器出风口,最后到达电机进风口,如此,热空气在冷却器内可以有充分的时间降温,实现进入电机的空气是冷却后的空气,达到冷却电机的目的;
其次,设置风机,加快了空气在冷却器箱体内进行热交换;
第三,冷却器位于电机的上部或侧方。由于热空气是往上移动,因此,该设置方式,保证了电机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热量充分进行热交换;
第四,设置在冷却器进风口和冷却器出风口之间的换热管,增加了热交换的空间和热交换的材质,进一步保证了热空气进行热交换;
第五,换热管采用翅片管,翅片管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为循环水,为热交换提供了交换基础;
第六,翅片管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有阀门,是为了外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关闭阀门,仅利用外界空气,就能实现热交换,达到降温之目的,进而,节约了使循环水循环的能量;如果外界空气温度较高,开启阀门,采用冷却液对循环的空气进一步降温,实现两种方式的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塑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