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车载施药喷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797.8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车载 施药 喷雾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保机械精准施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车载施药喷雾机。
背景技术
喷雾器一般采用人工方式,费力费时,同时由于药液没有雾化不能有效附着在植物叶面上,出现药滴造成大量浪费,也对操作者与环境有一定危害。虽然目前多种多样的喷雾器,但都分布于大小二个极端,对中小型的车载喷雾机还是处于空白规格,特别是农业领域对中小型车载喷雾机的需求日趋迫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车载施药喷雾机,该小型车载施药喷雾机集泵药、雾化、喷射、自控于一体能有效满足目前林业病虫防治领域的日益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型车载施药喷雾机,它包括设备外罩、大架体、发电机、左侧板、轴流风机、仰俯机构、右侧板、回转机构、内置药箱、泵药电机、柱塞泵以及控制模块,外罩为倒U型,罩在大架体上,大架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板和右侧板,发电机产生电能分别用于驱动和控制轴流风机、仰俯机构、泵药电机、回转机构及控制模块,所述的轴流风机前端设有喷头,轴流风机带动喷头一起在水平方向上0-360°回转,在垂直方向上0-80°摇摆。
上述的回转机构通过回转支架、回转底座及转轴机构设置在大架体顶面上,回转机构一端与回转电机相连,另一端与大架体中部固接,回转机构的电机轴上齿轮驱动回转机构支架上链齿轮而实现风机平面回转运动。
上述的仰俯机构采用仰俯电机与行程开关控制方式设置在回转机架上,风机的支撑轴与摇摆电机相连,行程开关设置在支架上,通过动态调整行程开关位置而改变喷头仰俯角度大小。
上述风机喷口均匀方式分布数个小型喷嘴,首先经过小型喷嘴的第一次雾化,然后再通过风筒内的高压气流进行第二次雾化,以期达到药液的充分雾化而减少药滴的产生,从而有效避免药液成滴浪费。
上述风机内设有集风罩与整流片,通过调整风筒内气流分布均匀,不至于发生颤振与抖振现象,进而减少涡流或紊流的产生。
上述内置药箱留有外界接口,可以根据施药用量配置不同的外置药箱,以满足不同实际工程场合需要。
上述控制模块为PLC控制模块,根据不同病虫状况通过PLC程序对设备系统各个子模块的有机调控,达到药液喷量与雾化粒度的动态调节。
上述回转机构的轴心中间开孔用于穿越药液管。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该送风机采用集风罩与整流片的小型轴流风机,由于风筒内气流分布较为均匀,不至于发生颤振与抖振现象,进而减少涡流或紊流的产生;控制采用PLC系统控制,便于针对不同的工程实践状况进行施药参数上的动态调整;考虑到药液管从回转轴外部缠绕时,在施药作业过程中会造成管路憋死与折断的状况,将回转轴轴心中间开孔用于穿越药液管,从而有效克服上述实际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一种小型车载施药喷雾机,它包括设备外罩1、大架体2、发电机3、左侧板4、轴流风机5、仰俯机构7、右侧板9、回转机构10、内置药箱11、泵药电机12、柱塞泵13以及控制模块,外罩为倒U型,罩在大架体上,大架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板和右侧板,发电机产生电能分别用于驱动和控制轴流风机、仰俯机构、泵药电机、回转机构及控制模块,所述的轴流风机前端设有喷头,轴流风机带动喷头一起在水平方向上0-360°回转,在垂直方向上0-80°摇摆。
所述的回转机构通过回转支架6、回转底座8及转轴机构设置在大架体顶面上,回转机构一端与回转电机相连,另一端与大架体中部固接,回转机构的电机轴上齿轮驱动回转机构支架上链齿轮而实现风机平面回转运动。所述的仰俯机构采用仰俯电机与行程开关控制方式设置在回转机架上,风机的支撑轴与摇摆电机相连,行程开关设置在支架上,通过动态调整行程开关位置而改变喷头仰俯角度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