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26793.X | 申请日: | 201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丁昌鹏;熊志翔;费新路;李春雷;赵鹏鹏;孔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精密播种的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精密播种可以保证种子在田间最合理分布,播种量精确,株距均匀,播深一致,为种子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条件,可以大量节省种子,减少田间间苗用工,保证作物稳产高产。精密播种机械应用很广泛,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由高速作业带来的排种性能下降,开沟深度变浅,种子在沟里弹跳、滚动加剧,以及驾驶条件恶化等等问题,同时,庞大的机体将受到田块大小、地头转弯以及道路运输的限制,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中国专利200810143991.3公开了一种排种器,通过带排种槽的活塞升降实现精密播种,存在的问题是,在升降过程中,种子易与内壁楔住,从而损坏种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种装置,可以实现播种过程中的均匀分种和精密播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与分种箱连接,所述的分种箱内设有至少一条使种子顺序排列的分种管道;
分种管道下方设有旋转的动轮,动轮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分种管道出口位置相对应的装种孔;
动轮下方设有定轮,定轮上设有至少一条与装种孔位置相对应的排种槽,排种槽与排种管连通。
所述的分种管道与种子的直径相对应。
所述的装种孔沿动轮半径设有多个。
所述的排种槽的长度与沿动轮半径的多个装种孔的长度相应。
所述的排种槽的数量少于装种孔的数量。
所述的动轮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轴上设有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排种装置,通过设置的动轮与定轮的配合,实现了均匀分种和精密的播种。由动轮的转动,动轮上的装种孔周期的与定轮上的排种槽相通,相应数量的种子即通过排种槽进入到排种管中。从而实现均匀分种和精密的播种。设置的分种管道,可以提前将种子顺序排列,从而进一步提高分种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排种部分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播撒种子的数量和类型。一、通过堵塞动轮上的排种孔,即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播撒种子的数量;二、根据不同种子大小,在动轮上的排种孔安装相应的排种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种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动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非排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分种箱1,机架2,分种管道3,转动轴4,螺母5,动轮6,
装种孔61,定轮7,排种槽71,第一端盖8,排种管9,第一轴承10,皮带轮11,第二轴承12,第二端盖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排种装置,包括机架2,机架2与分种箱1连接,所述的分种箱1内设有至少一条使种子顺序排列的分种管道3;
如图1、2、4中,分种管道3下方设有旋转的动轮6,动轮6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分种管道3出口位置相对应的装种孔61;本例中的装种孔61为12个,在动轮6上沿半径方向设有四列。根据种子大小,可以通过在每个装种孔61增加缩小口径的排种环,从而与不同直径的种子相对应。
如图1、3、5中,动轮6下方设有定轮7,定轮7上设有至少一条与装种孔61位置相对应的排种槽71,排种槽71与排种管9连通。本例中采用两条排种槽71,这样只有通过动轮6的旋转,使装种孔61与排种槽71想通时,种子才能进入到排种管9。从而实现均匀分种和精密的播种。
如图1中,所述的分种管道3与种子的直径相对应。由此结构,种子在分种管道3内单列排列,从而更均匀的进入到装种孔61内,确保播种质量。
如图2中,所述的装种孔61沿动轮6半径设有多个。如图2中,本例中的装种孔61沿动轮6半径设有3个。
如图3中,所述的排种槽71的长度与沿动轮6半径的多个装种孔61的长度相应。
如图2、3中,所述的排种槽71的数量少于装种孔61的数量。由此结构,实现装种孔61与排种槽71之间的间歇通断。
如图1中,所述的动轮6与转动轴4固定连接,本例中是通过键连接。转动轴4上设有皮带轮11。转动轴4通过螺母5限定动轮6的轴向位置,转动轴4由第一轴承10和第二轴承12支承,还设有第一端盖8和第二端盖13以保护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