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移动式杯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751.6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李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10 | 分类号: | B60N3/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辅具,特别是易于清理且外形美观的车用移动式杯托结构,属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快速进入了千家万户,消费者不仅看重汽车的操控性、安全性、节能性,对汽车的舒适和外形美观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汽车生产企业要不断改进、优化汽车各零部件结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内的辅助装具对汽车乘坐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大部分汽车在主副驾驶之间的副仪表板上都设有用来置放水杯的杯托,长久以来杯托的结构千篇一律的采用凹坑式,这种沿用多年的传统杯托结构存在的问题如下:1. 杯托多为开放结构,没有相应的遮挡,杯托内部非常容易聚集灰尘,清理有难度;2. 开放式杯托结构单一,外形缺乏美感;3. 在有些车型中为解决杯托内部积尘的问题,在杯托顶部设置了抽拉式杯托遮板,但是这种结构在使用时需要拉开或关闭遮板,不方便乘员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积灰尘的车用移动式杯托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用移动式杯托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副仪表板、杯托外壳、传动机构、发条弹簧和托盘,所述杯托外壳连接副仪表板,杯托外壳设有相互连通的托盘孔和传动机构盒,所述托盘位于托盘孔内,所述传动机构和发条弹簧位于传动机构盒内,所述托盘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发条弹簧。
上述车用移动式杯托结构,所述托盘的一侧设有齿条块;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双联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齿条块啮合,双联齿轮的小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发条弹簧的中心端与第二齿轮中心轴固定,发条弹簧的开放端经销轴与杯托外壳固定。
上述车用移动式杯托结构,所述托盘上部设有顶部凸盘,所述托盘孔上部设有环形限位台,环形限位台的内径与顶部凸盘外径匹配,环形限位台的高度与顶部凸盘高度匹配。
上述车用移动式杯托结构,所述托盘孔的内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托盘侧边与导向槽位置对应处设有导向筋,导向筋位于导向槽内。
上述车用移动式杯托结构,所述双联齿轮的中心设有双联齿轮轴,双联齿轮与双联齿轮轴过盈配合,双联齿轮轴两端由杯托外壳支撑、并与杯托外壳转动配合;所述第二齿轮中心轴与第二齿轮过盈配合,第二齿轮中心轴两端由杯托外壳支撑、并与杯托外壳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车用杯托易积灰尘且外形缺乏美感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使用方便的移动杯托结构。所述杯托结构包括杯托外壳和位于杯托外壳内的传动机构、发条弹簧和托盘。本实用新型在未使用状态,用于支持水杯的托盘上表面与副仪表板板面平齐,不出现凹坑,副仪表板板面外形整洁;当托盘上置放了水杯后,托盘受到水杯重力作用下移,托盘与杯托孔间形成了置放水杯的空间,同时托盘的运动经传动机构传递给发条弹簧,发条弹簧受力收紧;当拿起水杯后,托盘上的水杯作用力消失,发条弹簧释放能量,传动机构推动托盘平稳上升,自动回复到托盘上表面与副仪表板板面平齐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不积灰尘、易于清理、外形美观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杯托外壳,2、托盘,3、导向筋,4、顶部凸盘,5、导向槽,6、托盘孔,7、环形限位台,8、副仪表板,9、水杯,10、传动机构盒,11、齿条块,12、双联齿轮,13、双联齿轮轴,14、第二齿轮轴,15、第二齿轮,16、发条弹簧,17、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