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露丝结构的弯头电熔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629.9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毛星剑;赵相盈;王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47/03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余培养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防露丝 结构 弯头 电熔管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弯头类电熔管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能避免电阻丝接头外露的带防露丝结构的弯头电熔管件。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先注塑后布线工艺的弯头类电熔管件,由于车床布线工艺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在弯头处进行转弯布线,只能剪断电阻丝进行两头搭接,因而电阻丝在转弯处暴露,当进行安装施工时,插入的管材容易挤压到电阻丝,使其断裂,造成产品无法正常焊接,形成质量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防露丝结构的弯头电熔管件,使后布线的电阻在弯头处隐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述的一种带防露丝结构的弯头电熔管件,包括电熔管件本体,所述的电熔管件本体内配合设置电阻丝Ⅰ和电阻丝Ⅱ,所述的电阻丝Ⅰ和电阻丝Ⅱ在弯头处连接,形成的连接接头位于电熔管件本体的弯头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熔管件本体弯头两侧分别设置与其紧密连接的圆环Ⅰ和圆环Ⅱ,圆环Ⅰ和圆环Ⅱ一端相互交接连接,并将连接接头挡在电熔管件本体的弯头区域内。
所述的一种带防露丝结构的弯头电熔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Ⅰ和圆环Ⅱ相互交接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沟槽。
上述的一种带防露丝结构的弯头电熔管件,包括电熔管件本体,所述的电熔管件本体内配合设置电阻丝Ⅰ和电阻丝Ⅱ,所述的电阻丝Ⅰ和电阻丝Ⅱ在弯头处连接,形成的连接接头位于电熔管件本体的弯头处,所述的电熔管件本体弯头两侧分别设置与其紧密连接的圆环Ⅰ和圆环Ⅱ,圆环Ⅰ和圆环Ⅱ一端相互交接连接,并将连接接头挡在电熔管件本体的弯头区域内。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在电熔管件本体弯头两侧设置与其紧密连接的圆环Ⅰ和圆环Ⅱ,且在圆环Ⅰ和圆环Ⅱ交接连接处设置沟槽,用于放置电阻丝Ⅰ和电阻丝Ⅱ的连接接头,使连接接头位于弯头内侧,防止外露,设置的圆环能避免与管材连接时,管材插入过深直接与电阻丝接触,损坏电阻丝,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接头,2-电阻丝Ⅰ,3-电熔管件本体,4-电阻丝Ⅱ,5-圆环Ⅰ,6-圆环Ⅱ,7-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一种带防露丝结构的弯头电熔管件,包括电熔管件本体3,所述的电熔管件本体3内配合设置电阻丝Ⅰ2和电阻丝Ⅱ4,弯头电熔管件带有弯角,由于车床布线工艺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在弯头处进行转弯布线,只能剪断电阻丝Ⅰ2和电阻丝Ⅱ4进行两头搭接,形成的连接接头1位于电熔管件本体3的弯头处,如果不采用防护手段,该在连接接头1转弯处暴露,与管材连接时容易造成一定的不便,如当进行安装施工时,插入的管材容易挤压到该连接接头1,使其断裂,造成产品无法正常焊接,形成质量事故,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电熔管件本体3弯头两侧分别设置与其紧密连接的圆环Ⅰ5和圆环Ⅱ6,采用超声波焊接机将圆环Ⅰ5和圆环Ⅱ6与电熔管件本体3焊接,防止脱落,圆环Ⅰ5和圆环Ⅱ6一端在弯头处相互交接连接,圆环Ⅰ5和圆环Ⅱ6相互交接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沟槽7,使电阻丝Ⅰ2和电阻丝Ⅱ4分别穿过该沟槽7,并将连接接头1挡在电熔管件本体3的弯头区域内,达到隐蔽电阻丝的效果;同时,圆环Ⅰ5和圆环Ⅱ6能够防止管材进一步插入的作用,避免电阻丝Ⅰ2和电阻丝Ⅱ4的连接接头1遭到破坏,提高了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使弯头处的电阻丝的连接接头1达到隐藏效果,不再暴露在外,而且焊接时管材插入后,由于圆环Ⅰ5和圆环Ⅱ6的作用,管材不再直接与连接接头1直接接触,避免电阻丝被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