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流内循环式PS高级氧化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5510.X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万金泉;濮梦婕;王晨曦;马邕文;王艳;黄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循环 ps 高级 氧化 反应器 | ||
1.一种双向流内循环式PS高级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该反应器为空心罐体结构,其内设两个位置上下交错且同心的内筒和外筒;内筒的上端开口,内筒的下端与反应器罐体底连接;外筒上端与反应器罐体顶连接,外筒的下端开口;反应器罐体底部设有无动力自吸回流系统和伞状锥形布水器;一条由反应器罐体顶部伸向底部的催化剂加药管,位于内筒的中心,催化剂加药管的下端对应连通伞状锥形布药器,伞状锥形布药器位于反应器布水混合区域之内,催化剂加药管的另一端伸出反应器罐体之外连接加药泵;在内筒的筒壁距离反应器底部1/4高度处装有圆环形布水挡板;在反应器罐体底部进水区域设有进水混合装置;内筒顶部设有二次加药装置;在反应器罐体顶端对应于外筒内的位置设有排气管,反应器罐体的出水区设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内循环式PS高级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混合装置包括污水进水管、氧化剂加药管和静态螺旋片式混合器;污水进水管与氧化剂加药管在水平面上90度垂直相连通;静态螺旋片式混合器设置在污水进水管与氧化剂加药管连通处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内循环式PS高级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自吸回流系统包括两根内循环管和水射自吸组件,所述水射自吸组件包括圆柱形混合腔、进水渐缩喷管、布水渐扩管;所述圆柱形混合腔的高度为反应器罐体内容积高度的1/4,直径为内筒内径的1/2;所述污水进水管的管轴与圆柱形混合腔母线相重合,贯穿圆柱形混合腔的底面,污水进水管的下端连接进水混合装置,上端连接进水渐缩喷管;所述进水渐缩喷管渐缩角度在20°~30°范围内,进水渐缩喷管的管长为圆柱形混合腔高度的0.67倍,进水渐缩喷管的出水口与布水渐扩管的进水口相对,进水渐缩喷管的进水口与反应器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布水渐扩管贯穿反应器罐体的底部,连通反应器与圆柱形混合腔,该布水渐扩管的渐扩角度在10°~20°,布水渐扩管的出水端位于伞状锥形布水器内部,布水渐扩管的进水端与伞状锥形布水器的锥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内循环管为90°弯管,其进水端与反应器的出水区连通,出水端与圆柱形混合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内循环式PS高级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锥形布水器与反应器罐体底相距1cm ~6cm,并由支架支撑连接反应器罐体底部;伞状锥形布药器与伞状锥形布水器的母线在垂直方向上重合、竖直方向上交错0.5cm~3cm的间距,形成水流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内循环式PS高级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加药装置包括一根圆环形布药管,两根竖直支管和一根水平主管;在圆环形布药管上以圆心为中心对称开孔,孔口垂直向下,圆环形布药管的径向两端分别由两根竖直支管连通悬挂固定于反应器罐体顶部,两根竖直支管的另一端伸出反应器罐体之外,并通过水平主管在外部汇合后连接外部加药箱。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流内循环式PS高级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布水挡板的内圆直径是内筒内圆直径的0.4~0.6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55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