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扎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25372.5 | 申请日: | 201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喻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63/08 | 分类号: | B65D63/08;B65D63/16;G06K19/07 |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王玉霞 |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州市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地震 检波 器用 rfid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扎带,具体涉及一种专供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扎带,属于RFID电子标签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地震勘探中,需要使用石油地震检波器分析不同深度地层的属性、构造的形态等,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具备生油、储油条件,最后提供钻探的井位。但是由于检波器内部的部件价格较高,一方面需要防止人为盗取检波器内部部件,另一方面需要在使用结束后比较方便回收并统计已布置出的检波器。针对这两方面的需求,引入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扎带,该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拆性强、生产制造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扎带,包括扎带和圆形基材,基材两端对称设置两个扎带,其中一个扎带末端设有卡扣,卡扣上设有卡锁,另一个扎带端部间隔设有凸台;所述带有凸台的扎带穿套在卡扣内并通过卡锁设置相邻凸台之间的槽内实现锁紧;基材内部嵌入电子标签芯片和电子标签电线。
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包含HF13.56MHz和UHF860-960MHz频段。
所述基材为尼龙基材或不锈钢基材。
所述带有卡扣和卡锁的扎带的形状为阶梯状。
所述带有卡槽的扎带的形状为L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本体是一种电子标签扎带,用户在设置好检波器内部器件后用电子标签扎带将检波器扎好固定,并布置在现场勘测。由于采用扎带原理设计,属于破坏型拆解和不可逆型拆解,保证了检波器内部部件不会轻易被人为盗取。同时由于电子标签具有远距离的读取性能,可以保证在勘测完毕后统计回收检波器时,借助手持式reader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分布在现场的检波器。同时由于电子标签芯片可根据用户需求对其EPC编码,方便用户对各检波器检测的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能够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结合了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读写、外观的多样性,以及扎带卡锁的物理特性,有效的将两者结合到了一起。只有将扎带摧毁才可以打开检波器,保证了检波器内部器件不易被盗取。而且由于RFID 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和非接触识别,从而可以实现远距离找寻需要回收的检波器设备。又由于RFID电子标签具有可读可写可编码的特性,可以方便地对检波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管理,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第三,本实用新型将与石油地震检波器生产厂方或者设备的使用单位合作,配套出专门应用于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扎带,确保检波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第四,本实用新型可以设计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针对石油检波器用的电子标签扎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检波器的安全性和性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扎带的扎带和基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扎带的卡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扎带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基材、2扎带、3卡扣、4凸台、5卡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石油地震检波器用RFID电子标签扎带,包括扎带2和圆形基材1。
基材1两端对称固定两个扎带2,其中一个扎带2末端加工卡扣3,卡扣3上加工卡锁5,另一个扎带2端部内表面间隔加工凸台4。带有凸台4的扎带2穿套在卡扣3内并通过卡锁5设置相邻凸台4之间的槽内实现锁紧。基材1内部嵌入电子标签芯片和电子标签电线。
电子标签芯片包含HF13.56MHz及UHF860-960MHz频段。
基材为尼龙基材或不锈钢基材。
带有卡扣和卡锁的扎带的形状为阶梯状。
带有凸台和卡槽的扎带的形状为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5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