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隔取水余热提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4751.2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贾彦兵;杨勤;唐坚;唐宏;喻玫;周予民;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7/06 | 分类号: | F01K1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隔 取水 余热 提取 系统 | ||
1.一种分隔取水余热提取系统,包括凝汽器(1)、循环冷却水回水管(2)、循环冷却水供水管(3)、第一切换阀(4)、第二切换阀(5)、热泵(6)、余热水供水管(7)、余热水回水管(8)、余热水增压泵(9)和用于驱动所述热泵(6)工作的热泵驱动源;
其中:所述凝汽器(1)的前水室被隔板隔开,形成循环冷却水的相对高温区域(II)和相对低温区域(I);
所述凝汽器(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冷却水供水管(3),所述凝汽器(1)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循环冷却水回水管(2);
所述热泵(6)的余热水进口连接余热水供水管(7),所述热泵(6)的余热水出口连接所述余热水回水管(8);
所述余热水增压泵(9)设置在所述余热水回水管(8)上;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取水管路(12),所述取水管路(12)与所述高温区域(II)相连通,所述取水管路(1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4)与所述循环冷却水回水管(2)相连通,所述取水管路(1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5)与所述循环冷却水供水管(3)相连通;
所述取水管路(12)的第一端还与所述余热水供水管(7)相连通,所述取水管路(12)的第二端还与余热水回水管(8)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6)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阀(4)和第二切换阀(5)均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高温区域(II)的循环冷却水经由所述取水管路(12)的第一端,进入所述余热水供水管(7),作为所述热泵(6)的余热热源被提取热量,被提取热量后的循环冷却水进入所述余热水回水管(8),由所述余热水增压泵(9)加压,再通过所述取水管路(12)输送至所述凝汽器(1)的所述高温区域(II),用作冷却汽机排气的介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切换阀(13)和第四切换阀(14),其中:
所述第三切换阀(13)设置在所述余热水供水管(7)上,所述第四切换阀(14)设置在所述余热水回水管(8)上;
所述热泵(6)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三切换阀(13)和第四切换阀(14)均处于打开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6)停止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阀(4)和第二切换阀(5)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三切换阀(13)和第四切换阀(14)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余热水增压泵(9)处于停止加压的状态;
来自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一部分循环冷却水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5)进入所述取水管路(12),剩下的循环冷却水进入所述循环冷却水供水管(3),并一起进入凝汽器(1),共同用作冷却汽机排气的介质;
所述凝汽器(1)内换热后,所述取水管路(12)中的循环冷却水经换热后进入所述第一切换阀(4),与所述循环冷却水回水管(2)中换热后的循环冷却水汇流,最终返回所述冷却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驱动源包括热泵驱动蒸汽管(10)以及热泵驱动蒸汽凝结水管(11),电厂原低品质抽汽经由所述热泵驱动蒸汽管(10)进入热泵(6)的驱动蒸汽进口作为驱动蒸汽,释放能量后转换成凝结水,通过所述热泵(6)的驱动蒸汽凝结水出口,进入所述热泵驱动蒸汽凝结水管(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47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熨斗
- 下一篇:一种记忆布料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