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夹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4502.3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慕乃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慕乃道 |
主分类号: | C10J3/76 | 分类号: | C10J3/7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朱俊峰 |
地址: | 45486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夹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煤气发生炉的水夹套。
背景技术
煤化工行业或化肥生产供应煤气所使用的煤气发生炉,是利用煤炭燃烧与蒸汽发生反应来制备煤气的。水夹套是固定床式煤气发生炉中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防止煤炭在高温下挂壁,影响煤气发生炉的正常运行。目前,水夹套的结构多种多样,其中专利号为ZL200920089373.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夹套,筒体外壁焊接的外半圆管间隔设置,即相邻两根外半圆管之间留有一定距离,由于外半圆管长期受到水流热涨冷缩作用,并在压力较高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裂纹,可靠性差,严重的会出现漏水情况,影响煤气发生炉的正常使用。由于外半圆管之间也不相互连通,需要每根外半圆管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环总水管和下环总水管连通,这就需要较多的管节进行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会产生裂纹和漏水情况的水夹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夹套,包括筒体、上集箱、下集箱和外半圆管,外半圆管设在筒体外侧,上集箱上设有出水口,下集箱上设有进水口,上集箱通过出水管与外半圆管上部连接,下集箱通过进水管与外半圆管下部连接,外半圆管竖向沿筒体外侧均匀并间隔布置,所有相邻两根外半圆管之间均设有固定连接在筒体外壁上的连接管,所有外半圆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堵板固定连接在筒体上。
所述连接管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结构,连接管的敞口侧扣在筒体外壁上并在连接边缘焊接。
所述每根外半圆管内设有连接在筒体上的内半圆管,内半圆管上下端分别与堵板连接。
所述内半圆管内填充有耐高温填料。
所有相邻两根外半圆管之间的连接管均设有三节,三节连接管分别位于外半圆管的下部、中部和上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相邻两根外半圆管之间设有固定连接在筒体外壁上的连接管,这样不仅使所有的外半圆管内部连通为一个整体,而且连接管起到对外半圆管良好的加强作用,从而杜绝外半圆管受热胀冷缩和压力作用出现裂纹甚至漏水的情况。堵板起到固定并密封外半圆管的作用。连接管的敞口侧扣在筒体外壁上并在连接边缘焊接,这样可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三节连接管分别位于外半圆管的下部、中部和上部,这样可以使外半圆管之间得到更好的贯通。内半圆管及其内部填充的耐高温填料可有效地避免筒体内的热量被水流带走过多。水流经外半圆管和内半圆管之间的通道既防止煤炭在高温下挂壁,也确保筒体在高温下不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当中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当中相邻两根外半圆管之间连接管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夹套,一种水夹套,包括筒体1、上集箱2、下集箱3和外半圆管4,外半圆管4设在筒体1外侧,上集箱2上设有出水口5,下集箱3上设有进水口6,上集箱2通过出水管7与外半圆管4上部连接,下集箱3通过进水管8与外半圆管4下部连接,外半圆管4竖向沿筒体1外侧均匀并间隔布置,所有相邻两根外半圆管4之间均设有固定连接在筒体1外壁上的连接管10,所有外半圆管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堵板9固定连接在筒体1上。
连接管10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结构,即连接管10为半圆形结构,连接管10的敞口侧扣在筒体1外壁上并在连接边缘焊接。每根外半圆管4内设有连接在筒体1上的内半圆管11,内半圆管11上下端分别与堵板9连接。内半圆管11内填充有耐高温填料12。相邻两根外半圆管4之间的连接管10设有三节,三节连接管10分别位于外半圆管4的下部、中部和上部,即自上而下设置三层连接通道。出水口5可以是上集箱2上开设的圆孔,也可以是伸出上集箱2外的短管节;进水口6可以是下集箱3上开设的圆孔,也可以是伸出下集箱3外的短管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慕乃道,未经慕乃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4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