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蜂窝式放电单元嵌套结构的臭氧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4428.5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5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汇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8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蜂窝 放电 单元 嵌套 结构 臭氧发生器 | ||
1.一种仿生蜂窝式放电单元嵌套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包括横卧的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竖设有两个蜂窝式放电模块固定盘,两个蜂窝式放电模块固定盘之间形成放电室,两个蜂窝式放电模块固定盘与相应端的端盖之间分别形成氧气腔室和臭氧腔室,所述放电室内设有至少一个具有若干个蜂窝式放电单元的蜂窝式放电模块,所述蜂窝式放电单元两端部分别密封嵌套于两个正六边形蜂窝式放电单元固定板上,所述蜂窝式放电模块两端部分别通过两个正六边形蜂窝式放电单元固定板密封嵌套于两个蜂窝式放电模块固定盘上,每个蜂窝式放电单元包含自内向外依次间隔相套的内电极、绝缘管和外电极,每个蜂窝式放电模块内的所有内电极之间和所有外电极之间各自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蜂窝式放电单元嵌套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蜂窝式放电单元的内电极、绝缘管和外电极呈同心圆分布,所述内电极和外电极分别与绝缘管之间均设有气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蜂窝式放电单元嵌套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蜂窝式放电模块内的所有内电极通过内电极连接板电性逐个连接成内电极组、所有外电极通过正六边形蜂窝式放电单元固定板电性逐个连接成外电极组,所有的蜂窝式放电模块的内电极组全部电性连接后与外部电源连接、外电极组全部电性连接后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蜂窝式放电单元嵌套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通过连接固定装置与内电极连接板电性连接,所述外电极组通过蜂窝式放电模块固定盘与筒体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蜂窝式放电单元嵌套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在放电室内形成一个封闭的冷却腔,所述筒体在放电室的侧壁上设有冷却剂输入口和冷却剂输出口,所述筒体在氧气腔室的侧壁上设有氧气输入口,所述筒体在臭氧腔室的侧壁上设有臭氧输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蜂窝式放电单元嵌套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底部设有两个用于支撑整个臭氧发生器的支座,所述筒体在放电室内设有用于支撑所有外电极的支撑板,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观测臭氧发生器运行状况的透视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蜂窝式放电单元嵌套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在氧气腔室的侧壁设有用于引入外部电源且密封处理的电源引入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蜂窝式放电单元嵌套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有的蜂窝式放电模块设有统一的氧气腔室和臭氧腔室、分组设有多个对应的氧气腔室和臭氧腔室或者分组设有多个对应的氧气腔室和统一的臭氧腔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蜂窝式放电单元嵌套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有的蜂窝式放电模块统一供电或分组供电。
10.一种仿生蜂窝式放电单元嵌套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包括横卧的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竖设有两个最高级蜂窝式放电模块固定盘,两个最高级蜂窝式放电模块固定盘之间形成放电室,两个最高级蜂窝式放电模块固定盘与相应端的端盖之间分别形成氧气腔室和臭氧腔室,所述放电室内设有多级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放电模块,每个高一级蜂窝式放电模块两端部分别密封嵌套于两个相应级蜂窝式放电模块固定盘,每个高一级蜂窝式放电模块包含若干个低一级蜂窝式放电模块,每个低一级蜂窝式放电模块两端部通过正六边形低一级蜂窝式放电模固定盘嵌套于高一级蜂窝式放电模块固定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汇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汇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44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力工作的便携式SF6气体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楼作业的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