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压转换器及其电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4281.X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松;赖长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德力汽摩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0 | 分类号: | H02M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电压 转换器 及其 电路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直流电压转换器及其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所相关的零部件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其中电动汽车为现有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现有的电动汽车的工作电压较低,所以需要通过电压转换器将高压转换成低压,在转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转换器的散热功能是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较好的直流电压转换器及其电路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电路模块,其中,该电路模块包括电源输入模块,所述的电源输入模块连接有一级放大模块,一级放大模块连接有CPU处理器模块,CPU处理器模块连接有电压比较器模块,CPU处理器模块还连接有3条支路;其中,第一支路依次连接光控模块、稳压模块以及滤波输出模块;第二支路依次连接振荡模块、变压模块、整流模块以及滤波输出模块;第三支路依次连接光控模块、运放模块、稳压模块以及滤波输出模块。
产品输入36~72V电源,输入电源经一级放大模块放大后通过CPU处理器与电压比较器相互之间作用形成3路电流,其中电压比较器主要起到取样、放大作用;3路电流中第一路电压信号经光控转换后再经稳压模块后滤波输出;第二路经振荡模块成高频电压,再经变压器变压然后经整流后滤波输出;第三路电压信号经光控转换后经运放模块再次放大,放大后的电压经稳压模块后滤波输出;CPU处理器模块具有控制风扇的功能。
所述的电源输入模块上连接有输入保护模块。设有输入保护模块,当输入电源接反,电路会自动保护产品不受损坏。
所述的CPU处理器模块上连接有温控模块。由于增加了温控模块,当达到一定温度时温度电路模块自动保护产品。
一种直流电压转换器,其包括电路模块,该直流电压转换器还包括下壳以及与下壳配合的上盖,所述下壳内开设有容纳线路板的空腔,线路板连接有端子,端子位于下壳的外侧;其中,该转换器包括至少2个风扇,风扇与下壳的侧面固定,与风扇相对的另一外壳侧面上开设有透气孔。
设置风扇与透气孔可以保证转换器的散热性能良好,风扇通过CPU电路模块控制。
所述的下壳底面上开设有与线路板配合的凹槽。设置该凹槽方便了线路板的安装。
所述的下壳外侧具有伸出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安装槽。设置这种结构是方便将转换器安装。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一种直流电压转换器,该直流电压保护器包括电路模块、下壳1与上盖,下壳1内开设有一个空腔,该空腔内设有线路板2、两个风扇4,下壳1底面上开设有与线路板2配合的凹槽,该凹槽可以方便线路板2的安装,风扇4固定在下壳1的一个侧面上,对应风扇4的另一个侧面上开设有透气孔,开设有透气孔的侧面上具有伸出的端子3,端子3与线路板2电路连接;下壳1上还设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开设有安装槽6,固定板5以及安装槽6的设置可以通过螺钉将转换器与对应的部件固定。
该电路模块包括电路模块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级放大模块和输入保护模块,一级放大模块输出端与CPU处理器模块连接,CPU处理器模块与电压比较器模块相互连接,CPU处理器模块上还连接有温控模块,cpu处理模器模块具有三个支路;第一支路依次连接光控模块、稳压模块以及滤波输出模块;第二支路依次连接振荡模块、变压模块、整流模块以及滤波输出模块;第三支路依次连接光控模块、运放模块、稳压模块以及滤波输出模块。CPU处理器模块可以控制风扇4的转动。
产品输入36~72V电源,输入电源经一级放大模块放大后通过CPU处理器与电压比较器相互之间作用形成3路电流,其中电压比较器主要起到取样、放大作用;3路电流中第一路电压信号经光控转换后再经稳压模块后滤波输出;第二路经振荡模块成高频电压,再经变压器变压然后经整流后滤波输出;第三路电压信号经光控转换后经运放模块再次放大,放大后的电压经稳压模块后滤波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德力汽摩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德力汽摩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4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