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箱的密封条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24204.4 | 申请日: | 2013-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4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王健平;丁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10/00 | 分类号: | B60J10/00;B62D2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李巍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行李箱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的密封条。
背景技术
汽车行李箱的密封条不但要保证行李箱的密封性,还要承受行李箱关闭时的冲击力,因此它既要有弹性,也要有韧性同时最好能有自密封性能。汽车行李箱密封条由上部的发泡部分和下部的夹持部分组成,发泡部分与夹持部分联为一体,其内部设置有U形金属骨架,起到加强密封条定型和固定的作用,夹持部分内侧设置有卡接翻边,能够保证密封条外部的外观在长时间使用后不易变形,并且保证密封条的安装具备足够的插拔力。
然而,由于密封条的安装具备一定的插拔力,可能会使密封条的装配不到位,从而降低汽车行李箱的密封性能。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开发了一种的汽车行李箱的密封条,如图1所示。该密封条的主体包括发泡部分1、夹持部分5、弯钩7和导流条8。其中,夹持部分5为倒U形;发泡部分1设置在夹持部分5的顶部;弯钩7设置在夹持部分5的朝向行李箱内侧的上部并与行李箱相匹配;导流条8设置在夹持部分5的朝向行李箱外侧的下端并与行李箱钣金止口3相配合;在夹持部分5中内置有倒U形骨架4;在夹持部分5内侧壁上设有卡接翻边。该密封条体的主体由三元乙丙橡胶挤出成型。其中,在夹持部分5的倒U形内的顶部还设有聚氨酯密封胶块2。在该密封条安装时,聚氨酯密封胶块2卡接在行李箱钣金止口3上,可以起到防水作用。然而,聚氨酯密封胶块2是在密封条主体成型后加注的,由于加注量的波动,在某些位置聚氨酯密封剂的高度不够,在密封条安装后,聚氨酯密封胶块2不能卡接在行李箱钣金止口3容易导致行李箱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的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行李箱的密封条,包括导流条8,其中所述导流条8为丁基橡胶导流条,其上设置有与行李箱钣金止口3相配合的丁基橡胶唇6。
具体地,所述汽车行李箱的密封条的主体包括发泡部分1、夹持部分5、弯钩7和导流条8;其中所述夹持部分5为倒U形,所述发泡部分1设置在所述夹持部分5的顶部;所述弯钩7设置在所述夹持部分5的朝向行李箱内侧的上部并与行李箱相匹配;所述导流条8设置在所述夹持部分5的朝向行李箱外侧的下端并与行李箱钣金止口3相配合;在所述夹持部分5中内置有倒U形骨架4;在所述夹持部分5内侧壁上设有卡接翻边。
具体地,所述汽车行李箱的密封条的主体为由三元乙丙橡胶与丁基橡胶复合挤出的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行李箱的密封条防水作用优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的行李箱的密封条断面;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的密封条断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图2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的密封条的主体包括发泡部分1、夹持部分5、弯钩7和导流条8。其中,夹持部分5为倒U形;发泡部分1设置在夹持部分5的顶部;弯钩7设置在夹持部分5的朝向行李箱内侧的上部并与行李箱相匹配;导流条8设置在夹持部分5的朝向行李箱外侧的下端并与行李箱钣金止口3相配合;在夹持部分5中内置有倒U形骨架4;在夹持部分5内侧壁上设有卡接翻边。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的密封条的主体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的密封条的主体结构基本相同。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的密封条可以不在夹持部分5的倒U形内的顶部设置聚氨酯密封胶块2。替代地,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的密封条在导流条8上设置有与行李箱钣金止口3相配合的丁基橡胶唇6。该丁基橡胶唇6可以与行李箱钣金止口3紧密配合从而起到防水作用。当然,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的密封条也可以在夹持部分5的倒U形内的顶部设置聚氨酯密封胶块2,并在导流条8上设置有与行李箱钣金止口3相配合的丁基橡胶唇6。如此,可以起到双重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的密封条的各个部分可以分别成型再粘合到一起,也可以一体成型。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行李箱的密封条的主体为由三元乙丙橡胶与丁基橡胶复合挤出的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42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动力可切换驱动汽车后桥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手扶拖拉机三防多功能田间作业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