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松紧度的汇流排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4116.4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1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杜灵阳;史伯荣;黄文;代飞;陈爱国;李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松紧 汇流 焊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汇流排焊接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汇流排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能把有限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合适的地方使用,特别是铅酸蓄电池已在发电、照明、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在蓄电池内部有多个单独工作的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之间需要通过焊接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池群;为了便于焊接,需要一种特殊夹具能将多个电池单体固定在某一形态,然后进行焊接。
由此可知,一般蓄电池汇流排的成型工艺流程为:先将电池单体(极板组)装入夹具进行固定,使用铸焊模在电池单体的极耳上形成汇流排(包括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再通过人工将相邻电池单体之间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进行焊接。
铅酸蓄电池在组装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每个极群的所有正极板通过汇流排连接在一起,将每个极群的所有负极板通过汇流排连接在一起,再通过汇流排上的极柱正负相连,达到数个单格极群串联而组成单只电池。
现有的汇流排焊接工艺中,多个单格极群采用手工压缩,造成极群之间的密实度不够,且针对不同厚度的极群,压缩过程中的松紧度不好把握,而且浪费人力,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厚度的极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实施的可调节松紧度的汇流排焊接夹具。
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汇流排焊接夹具,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极群容置框,以及滑动配合在极群容置框内的压板,该底板上还安装有驱动压板的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穿过极群容置框的一侧并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上还带有用于控制压板位移的距离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对极群进行压缩,与现有的手工压缩相比,降低汇流排焊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针对不同厚度极群的焊接,压板在极群容置框内的滑动距离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距离调节装置来控制压板在极群容置框内的位移,来调整极群压紧的松紧度,防止出现疏密不均的现象。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距离调节装置包括螺杆,该螺杆的一端固定在压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极群容置框的侧沿并向外延伸,且位于所述极群容置框外的螺杆部分上套设有调节螺母。
压板在极群容置框内的位移通过螺杆和调节螺母来控制,移动调节螺母在螺杆上的位置,以调整调节螺母和压板之间螺杆长度,即可改变压板在极群容置框内的位移,满足对不同极群压紧的需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为2个。
在压板工作过程中,调节螺母不断与极群容置框产生碰撞,调节螺母在长时间的碰撞下可能出现位移偏差,从而影响对极群的压紧度,两个调节螺母能缓解碰撞,防止调节螺母移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杆为分布在活塞杆两侧的两根。
为保证压板的平衡,螺杆布置有两根,以防压板与极群接触的过程中出现倾斜,防止极群不同部分出现受力不均的现象。
作为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长度为5~20cm。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本实用新型螺杆的长度为5~20cm,同时,螺杆的长度决定压板在极群容置框内的最大位移。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对极群进行压紧,降低了劳动强度,且针对不同厚度的极群,能有效控制对极群的压缩松紧度,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汇流排焊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松紧度的汇流排焊接夹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汇流排焊接夹具,包括底板1,安装在底板1上的极群容置框2,待焊接的极群放置在该极群容置框2内,该极群容置框2内还滑动配合有压板3,压板3用于对极群实施压紧。
底板1上还安装有驱动压板3的气缸4,该气缸4的活塞杆5端部穿过极群容置框2的一侧并与压板3固定连接,压板3上还带有用于控制压板3位移的距离调节装置,针对不同厚度的群集焊接,压板3在极群容置框2内的滑动距离不同,距离调节装置使汇流排焊接夹具能满足不同极群的需要,增强其通用性。
距离调节装置包括螺杆6,该螺杆6的一端固定在压板3上,另一端穿过极群容置框2的侧沿并向外延伸,且位于极群容置框2外的螺杆6部分上套设有调节螺母7,该调节螺母7为两个,防止调节螺母7在与压板3碰撞过程中松动移位。
为保证压板3的平衡,螺杆6布置有两根,且每根螺杆6的长度为5~20cm,以防压板3与极群接触的过程中出现倾斜,使极群两侧出现受力不均的现象。
极群容置框2可以设置为三面封闭,一面敞开,敞开的面与气缸活塞杆运动方向平行,便于一些重量较大的极群滑进极群容置框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4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头二极管保护电路及保护方法
- 下一篇:石油钻具内置芯片标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