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泵泵筒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901.8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1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庞亚谱;周海芳;王泽香;荆栋;李东莉;韩海伟;殷启亮;芦振卿;丁建军;包恒;张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渤海石油装备(天津)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唐维宁 |
地址: | 3002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泵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长泵筒的清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抽油泵泵筒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抽油泵泵筒的特点为直径小、泵筒长,通常选用无缝钢管材质,利用深孔珩磨机珩磨加工而成。珩磨机将泵筒内孔加工完毕后,泵筒内壁储存贴附着大量的油泥,需要进行清洗。目前,油泥清洗主要采用人工清洗方法,即将泵筒珩磨加工后转到三角架上,人工利用风力将棉纱塞进泵筒里,然后用长杆或者风力冲击棉纱来擦拭泵筒,这种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需要重复擦拭多遍才能擦拭干净。该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浪费棉纱,并且在清理过程中带有油泥的棉纱以及泵筒在转序过程中油泥滴落在地面上都会污染环境;同时泵筒内容易进入异物,泵筒不能完全清理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抽油泵泵筒珩磨加工后,人工清理泵筒内孔过程中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导致环境污染以及泵筒不能完全清理干净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油泵泵筒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抽油泵泵筒清洁装置的清洗轴中间凸台轴颈大于两端轴颈,中间凸台前端的密封圈载头轴颈上安装有密封圈,中间凸台后端的棉纱载头轴颈上缠绕有棉纱;密封圈载头的前端与珩磨杆连接。密封圈的外径尺寸等于或小于泵筒内径0.4~0.8mm;棉纱载头轴颈上缠绕的棉纱直径等于或大于泵筒内径。密封圈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安全,清洗油泥效果好,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泵泵筒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圈载头,2.密封圈,3.棉纱载头,4.棉纱,5.清洗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列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精神,都应该包括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抽油泵泵筒清洁装置的清洗轴1中间凸台轴颈大于两端轴颈,中间凸台前端的密封圈载头2轴颈上安装有密封圈3,中间凸台后端的棉纱载头4轴颈上缠绕有棉纱5;密封圈载头2的前端与珩磨杆连接。密封圈3的外径尺寸等于或小于泵筒内径0.4~0.8mm,密封圈2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棉纱载头3轴颈上缠绕的棉纱4直径等于或大于泵筒内径。
通常清洗轴5采用金属材料,密封圈2外耐油高弹性橡胶材质。棉纱载头3上还可以设置两个径向通槽,两个通槽垂直但不相交。
应用本实用新型抽油泵泵筒清洁装置,首先根据抽油泵泵筒内径尺寸选择对应型号的泵筒清洁装置,将密封圈3套在密封圈载头2上,将棉纱5缠绕在棉纱载头4上,在珩磨杆的旋转牵引力下密封圈3把油泥刮擦干净,紧随其后棉纱5再过滤擦拭一遍,确保将泵筒的彻底清理干净,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而非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设计很多替代实施例而不脱离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渤海石油装备(天津)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渤海石油装备(天津)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震救生装置
- 下一篇:心内科可调节供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