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气检测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736.6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伟;高谋荣;孙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检测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尾气检测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对环境污染治理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是对空气环境进行监测和治理,而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素包括制造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和分析是对空气进行针对性防治污染的基础,随着我国国人汽车保有量一直高速攀升,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汽车尾气的控制和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做到制定相应措施和规范管理。
目前市场上可见的汽车尾气检测装置,一般包括尾气探测装置、尾气收集装置、过滤装置和分析仪等结构。尾气探测装置一般需要定位固定到汽车的排气管口处;而尾气收集装置是用于收集排气管中排出来的尾气;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尾气中的杂质;分析仪对尾气成分进行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
由于不同汽车的排气管大小不同、离地高度各不相同,现有的检测仪多采用人手扶持尾气探测,人手扶持耗费人力,且扶持过程中容易偏移、摇晃、摆动而导致仪器不稳定。更重要的是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有害气体,亟需设计一种能够配合检测装置使用的、替代人工的辅助设备,避免有害气体对检测人员的伤害,免除人员经受有害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度可调节,以适配不同高度、位置排气管的汽车尾气检测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能协助支撑尾气探测装置的探测部分,对置于汽车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涉及汽车尾气检测辅助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活动支撑架和延伸探管,所述活动支撑架设置在移动底座上,该活动支撑架包括四个升降脚架和固定台,该四个升降脚架立于移动底座上,而所述固定台固定在四个升降脚架上端,所述延伸探管设置在固定台上。
所述移动底座为矩形,包括底面和顶面,该底面设有四个万向轮;而该顶面设有升降脚架。
所述升降脚架为升降气缸。
所述固定台平面中央上设有转动台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通过转轴安装在转动台上,所述延伸探管以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在所述延伸探管上设有超声波探测传感器。
在移动底座上安装有中枢控制单片机,接收所述超声波探测传感器信号控制驱动升降脚架升降移动。
所述汽车尾气检测辅助装置还包括一个检测装置架,该检测装置架设置在移动底座顶面、活动支撑架旁边。
本实用新型汽车尾气辅助装置能够辅助汽车尾气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其具有升降脚架和固定台能够根据待检测汽车排气管高度不同进行调整,替代人工扶持和对准过程,保证检测过程中仪器固定稳定性,不会出现偏移和晃动以影响检测结果;辅助检测仪器顺利完成对尾气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尾气检测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尾气检测辅助装置的固定台俯视图。
其中:10、移动底座;11、底面;12、顶面;13、万向轮;14、单片机;20、活动支撑架;21、升降脚架;22、固定台;221、固定架;222、转动台;223、转轴;30、延伸探管;31、超声波探测传感器;40、检测装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尾气检测辅助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附图1:图中示出了汽车尾气检测辅助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0、活动支撑架20和延伸探管30,所述活动支撑架20设置在移动底座10上,该活动支撑架20包括四个升降脚架21和固定台22,该四个升降脚架21立于移动底座10上,而所述固定台22固定在四个升降脚架21上端,所述延伸探管30设置在固定台22上。移动底座10起到方便移动,并支撑上面各种设备的作用。而活动支撑架20是调节高度的重要环节,将用于放置探针或者尾气探测针的延伸探管30架设在固定台22上,而固定台33通过升降脚架21上下移动、根据汽车排气管高度而调整对准高度。
所述移动底座10为矩形,包括底面11和顶面12,该底面11设有四个万向轮13,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为移动底座10设置一个手推柄,通过手推柄、万向轮13来推动该辅助装置。而移动底座10的顶面12上设有升降脚架21,四个升降脚架21实际上为四个相同规格的升降气缸,该四个升降气缸受到单片机驱动控制,能够精准控制、准确定位移动高度,以便对准汽车排气管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