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自动清污装置的下翻板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720.5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娟;王春;陈丽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44 | 分类号: | E02B7/44;E02B8/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自动 装置 下翻板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翻板闸门,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自动清污装置的下翻板闸门。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生态水利建设越来越多,对闸门的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下翻板闸门由于能较好的满足景观的要求,应用的也越来越多。下翻板闸门其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承铰轴,闸门开启时,闸板可以绕支承铰轴转动后下卧至平躺状,闸门启闭由布置在闸墩顶部的液压启闭机进行操作。为减小闸板对河道水流的阻碍,闸底坎下游处设置有一道跌坎,闸门开启时,闸板水平收放于该跌坎中。常规的下翻板闸门在开启时,由于闸门底坎低于河道的过水底面,在河道的过水底面和闸板交汇处极易形成泥沙淤积(如图3所示),致使闸门在闭合时闸板不能正常闭合到位(如图4所示),严重影响了下翻板闸门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自动清污装置的下翻板闸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自动清污装置的下翻板闸门,包括闸板,所述闸板底部通过支承铰轴与设置在河道中的闸门底坎相连接,设置在所述闸板迎水面上部的连接吊耳与置于闸墩顶部的液压启闭机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闸板迎水面的底部通过活动铰轴连接有清污板,所述清污板延伸至闸门底坎的上表面,其宽度与河道闸孔宽度相匹配。
所述清污板由并列的多片钢板组合而成,所述钢板的前端部为斜面刃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利用铰连在闸板迎水面底部的清污板封死了河道的过水底面和闸板交汇处(即闸门底坎位置)的死角,彻底解决了闸门底部泥沙的淤积问题,保证了闸门关闭到底、封水到位,不会出现闸门漏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闸门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闸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常规闸门开启和闭合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自动清污装置的下翻板闸门,包括闸板1,闸板底部通过支承铰轴2与设置在河道中的闸门底坎3相连接,设置在闸板1迎水面上部的连接吊耳4与置于闸墩顶部的液压启闭机的伸缩杆5相连接;在闸底坎下游设置有一道跌坎,该跌坎用于收放闸门呈开启状态时的闸板1,为避免泥沙在闸门底坎3处形成淤积,在闸板1迎水面的底部通过活动铰轴6连接有清污板7,清污板7延伸至闸门底坎3的上表面,其宽度与河道闸孔宽度相匹配。为便于制造安装,清污板7由并列的多片钢板组合而成,为更好的对闸门底坎3表面的泥沙进行清理,其钢板的前端部为斜面刃口结构。
当闸门开启时(见图1),闸板1在液压启闭机伸缩杆5的牵引下呈水平状放置在下游跌坎内,清污板7横担在闸门底坎3上表面和闸板1之间(即清污板7平放在闸门底坎3上),河道底面、清污板和闸板形成一个平面,沙石被水流冲走。
当闸门关闭时(见图2),在液压启闭机伸缩杆5的牵引下,闸板1沿支承铰轴2转动上抬,清污板7通过活动铰轴6带动沿闸门底坎3前移,在移动的过程中清污板7由于自身的重量,前端始终保持与闸门底坎上表面接触,清污板7前端部成刀片状的斜面可将闸门底坎3表面上淤积的泥沙清除干净,当开启闸门时,利用水流将泥沙带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盘给料机抛料盘的防止堵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装机的加料漏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