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昆虫诱捕量光敏计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177.9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4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余德亿;姚锦爱;胡建峰;鹿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M1/272 | 分类号: | G06M1/272;G06M1/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 诱捕 光敏 计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诱捕量光敏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害虫对农作物的破坏相当的巨大,人们采用了诸多的方法来灭杀,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灭杀方法被称为诱杀法或诱捕法。统计单位时间内捕捉到害虫的数量,有助于了解害虫田间消长情况,为防治提供有效参考;而传统中统计捕捉害虫数量的方法,采用的是人工统计法,即人工将所捕害虫从诱捕容器中倒出,一只只人工计数,不仅误工费时,而且数量统计时也容易出错。并且已有设计的诱捕装置当有较多昆虫预进入时,容易发生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诱捕量光敏计数装置,该昆虫诱捕量光敏计数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在有较多昆虫预进入时不会发生堵塞现象,并且可使捕捉害虫数量的统计更加地准确、轻松方便。
本实用新型昆虫诱捕量光敏计数装置,包括容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上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穿设有可伸入瓶内的立管,所述立管上端横设有多个可与其连通的支管,以利昆虫通过该多个支管通道进入瓶内,所述立管旁侧上设有用于采集害虫爬入个数的计数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经控制电路与安装在容器上用于显示诱捕害虫个数的显示屏连接。
上述容器为透明瓶子。
上述计数传感器、控制电路和显示屏设置在盖体上。
上述透明瓶子内设有害虫性信息素。
上述计数传感器为安装有红外探头的计数器。
上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
上述支管为四通管。
上述立管管径是四通管管径的2倍。
本实用新型昆虫诱捕量光敏计数装置通过在容器体上设有盖体,在盖体上穿设有可伸入瓶内的立管,立管上端横设有多个可与其连通的支管,使有众多害虫预进入时,害虫可从多个支管进入,而害虫又只能逐一从立管上落入容器内,使害虫可逐个被计数传感器感测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昆虫诱捕量光敏计数装置,有利于在有较多昆虫预进入时不会发生堵塞现象,并且可使捕捉害虫数量的统计更加地准确、轻松方便,提高统计的准确率,为了解害虫田间消长情况和防治情况提供有效地参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害虫的方法,是防治昆虫的有效方法之一,本实用新型利用该方法,即在田间设置一定量悬挂有性信息素的容器,用以大量诱杀成虫(雌性或雄性),降低成虫的自然交配率,从而达到减少次代幼虫的虫口密度、保护农作物免受危害的目的。同时,通过统计单位时间内诱捕容器内捕捉到的害虫数量,有助于了解害虫田间消长情况,为防治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昆虫诱捕量光敏计数装置,包括容器体1,所述容器体1上设有盖体2,所述盖体2上穿设有可伸入瓶内的立管3,所述立管3上端横设有多个可与其连通的支管4,以利昆虫通过该多个支管4通道进入瓶内,立管3旁侧上设有用于采集害虫爬入个数的计数传感器5,计数传感器5经控制电路与安装在容器上用于显示诱捕害虫个数的显示屏6连接。
为了便于观察容器内昆虫的状态,上述容器为透明瓶子。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计数传感器、控制电路和显示屏设置在盖体上。
为了有利诱捕昆虫,上述透明瓶子内设有害虫性信息素7。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计数传感器为安装有红外探头的计数器,上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支管为四通管,该四通管进口侧呈喇叭口状,从而有利于昆虫进入,并且四通管的各管具有一定锥度,即外侧直径大,内侧直径小;立管也有5度的锥度,其上端与四通管的连接处开口较大,而下侧出口较小,下侧出口较小有利于防止瓶内昆虫爬出。而呈锥形的立管也有利于昆虫从上而下滑下瓶内。
为了设计较好,上述立管管径是四通管管径的2倍。
本实用新型昆虫诱捕量光敏计数装置通过在容器体上设有盖体,在盖体上穿设有可伸入瓶内的立管,立管上端横设有多个可与其连通的支管,使有众多害虫预进入时,害虫可从多个支管进入,而害虫又只能逐一从立管上落入容器内,使害虫可逐个被计数传感器感测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昆虫诱捕量光敏计数装置,有利于在有较多昆虫预进入时不会发生堵塞现象,并且可使捕捉害虫数量的统计更加地准确、轻松方便,提高统计的准确率,为了解害虫田间消长情况和防治情况提供有效地参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1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明信片式票卡吐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备低电压报警功能的RFID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