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镦机切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2894.X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一;周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建益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镦机切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冷镦机上剪切金属线材的切刀。
背景技术
复合电触点由基体和复层材料构成,基体一般为纯铜,复层材料是以银为基体的合金或复合材料;采用复合触点冷镦机打制铆钉形电触点的步骤为:送铜线-剪切铜线-预镦-送复层线-剪复层线-终镦。其中在剪切铜线的工序中,是在冷镦机上使用一种如图1所示的冷镦机切刀,这种冷镦机切刀包括有切刀座和设置在所述切刀座上的柱形的第一切刀,所述第一切刀设有线材的送料通孔,所述送料通孔与所述第一切刀的外端面的相交处形成内刃口。这种冷镦机切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切削线材过程中,会有金属碎屑残留在断口表面,这些金属碎屑在下一颗触点帽面终镦成形时会与复层线材一同成形在帽头的外表面。由于同属一种复层材料,而该种复层材料往往要比基体材料硬度要硬一些,冷镦机在调节冷镦复合力(或称冷焊距离时)时是以基体铜和复层材料为参照对象调节的,这就有可能造成复层材料不能可靠复合到基体材料表面而复层碎屑不能可靠与复层主体复合。表面上看复层剪切后残留的复层材料碎屑复合到复层表面,但在后续处理过程中碎屑脱落,造成成品帽头表面出现不规则凹坑斑点,严重影响成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镦机切刀,它可以解决在对线材进行剪切时,线材断面表面残留有金属碎屑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冷镦机切刀包括有切刀座和设置在所述切刀座上的柱形的第一切刀,所述第一切刀设有线材的送料通孔,所述送料通孔与所述第一切刀的外端面的相交处形成内刃口,在所述切刀座上设置有柱形的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外端面的边缘为外刃口,所述第二切刀的外刃口高于所述第一切刀的内刃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可以是: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均为硬质合金切刀。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两个切刀,一个切刀先对金属线材进行剪切,另一切刀高度设置到合适位置,使切刀对线材断面进行第二次轻微切削,既达到光洁线材断面表面和去除原有碎屑的目的,又不使线材损失过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冷镦机切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1、切刀座;2、第一切刀;3、第二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切刀示意图,包括有切刀座和设置在切刀座上的柱形的第一切刀,第一切刀设有线材的送料通孔,送料通孔与第一切刀的外端面的相交处形成内刃口。
图2、图3、图4和图5的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技术切刀基础上增加了一把切刀;它包括有切刀座1和设置在切刀座1上的柱形的第一切刀2,第一切刀2设有线材的送料通孔,所述送料通孔与第一切刀2的外端面的相交处形成内刃口,在切刀座1上设置有柱形的第二切刀3,第二切刀3外端面的边缘为外刃口,第二切刀3的外刃口高于第一切刀2的内刃口;第一切刀2和第二切刀3均为硬质合金切刀。切刀座1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固定孔用于切刀和冷镦机的连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把线材合金切刀。其原理为调节新增的切刀高度到合适位置,使新增的切刀对线材断面进行第二次轻微切削,既达到光洁线材断面表面和去除原有碎屑的目的,又不使线材损失过大;经过实际使用,效果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建益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建益电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28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可移动车座锁的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自动上下料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