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缆振动行为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1742.8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尹贻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科云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1 | 分类号: | G08B13/1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振动 行为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振动行为检测设备,属于安防报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缆振动探测报警设备一般都采用光纤干涉原理,但是一般只能检测一种振动信号,不能同时设置、分析、显示多种振动信号,对于振动信号的分析方法过于单一,造成了一定的行业应用的局限性。另外,原有的光缆振动探测设备一般都没有设置对光信号及电信号的自动调整和纠正的功能,也导致了光缆振动探测设备在应用中的误报较多、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在光缆振动探测报警技术中存在的可靠性较差以及较大的行业应用局限性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光缆振动行为检测设备。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缆振动行为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两芯通信光缆、光信号发射模块和光信号接收放大模块,光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发出两个相同的光源,并通过第一法兰盘、两芯通信光缆和第二法兰盘发送给光信号接收放大模块。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检测泥石流的发生、对人员入侵发出报警提示以及检测博物馆或保险库的墙内的行为等多种行业,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缆振动行为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信号发射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缆振动行为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法兰盘1、第二法兰盘2、两芯通信光缆3、光信号发射模块4和光信号接收放大模块5,光信号发射模块4用于发出两个相同的光源,并通过第一法兰盘1、两芯通信光缆3和第二法兰盘2发送给光信号接收放大模块5。
优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报警模块8,光信号接收放大模块5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报警模块8的报警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硬件显示屏11,光信号接收放大模块5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与硬件显示屏11的显示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按键10,控制按键10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光信号接收放大模块5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模块6,用于为光信号发射模块4、光信号接收放大模块5、报警模块8、控制按键10和硬件显示屏11提供相应的工作电压。
具体的,光信号发射模块4的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REF192(u301)产生2.5V基准电压,经射随输出后与激光器的光信号反馈分别输入到运放U303D的反向输入端与同向输入端进行叠加,输出信号为VO_1,信号VO_1与2.5V基准源经运放U303B叠加后输出,控制品体管Q301输出电流,以控制激光器U305的电流,从而控制激光器的发光功率,激光器U305内部光检测管与运放U303C将感光信号转换为微弱电压输出后反馈到前级运放U303D从控制信号VO_1的输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缆振动行为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光信号发射模块4发射出两个相同的光源经过第一法兰盘1与两芯通信光缆3的第一端相连,两芯通信光缆3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法兰盘2与光信号接收放大模块5相连,光信号接收放大模块5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硬件显示屏11和控制按键10进行修订与显示,还可通过报警模块8进行报警输出,电源模块6为光信号发射模块4、光信号接收放大模块5、报警模块8、控制按键10和硬件显示屏11提供需要的工作电压。
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相应的特征参数,能够区别声音、风、雨、车辆、地壳振动、泥石流、动物、树枝、人等产生的不同振动行为的特征,并可通过设置保留其中的一种振动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科云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科云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1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抗浮能力的锚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小水电站垃圾清理系统